
5分
包邮清代毗陵诗派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8072962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807296263 ; 978-7-80729-626-3
内容简介
从《清代毗陵诗派研究》的选题上来看,时段是清代,文学样式是诗歌,地域是毗陵,将区域文化与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区域文化与文学交叉发展方面具有优良传统。例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歌中有“俗”(民俗),“俗”中歌,堪称区域民俗及文化与区域文学“联姻”中孕育出的奇葩。《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是楚域文化与楚域文学的珠联璧合。又如,《史记》中区域民俗及文化与其中的人物性格颇有交叉影响。
目录
**章 “幸生君子里——毗陵诗派形成的地域文化观照
**节 “吾乡文儒甲天下——尚文之乡文化环境的熏陶
第二节 “常州天下称诗国——常州诗歌“新变”特点的影响
第三节 “通经致用果非迂——毗陵诗派与常州学派、常州词派、阳湖文派的交互影响
第二章 “骨节疏顽性孤鲠——毗陵诗人的文化人格
**节 “立身以忠孝为大——毗陵诗人重视忠孝节义的传统
第二节 “至今犹说东林功——东林精神在毗陵宗族中传承
第三节 “但逢狂客眼同青——毗陵诗人多狂狷
第三章 “独向毫端抉性情——毗陵诗派的诗论及 与性灵派的区别
**节 “求之于性情、学识、品格之间——毗陵诗派的诗论
第二节 “和而不同——毗陵诗人与袁枚的交往
第三节 “袁君爱巧徐爱真——毗陵诗派与性灵派之差异
第四章 “非时不苟出,天下有谁知——清初毗陵诗群的诗歌创作
**节 “落叶惊微脱,相看惜故枝——“毗陵四家”及邵长蘅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病辞场屋非归隐,闲人诗坛岂好名——“毗陵六逸”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开拓胸次,陶写性情——清初毗陵诗群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五章 “抑情无计总飞扬——清中叶毗陵诗群的诗歌创作
**节 “各任天机遣世情——多元的主题取向及认识价值
第二节 “春鸟秋虫自作声——个性独特的创作风格
第六章 “塞北交南万里赊——毗陵诗派的边塞诗
**节 “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一洪亮吉的西域边塞诗
第二节 “紫塞秋风紧,凌寒踏晓霜——赵翼、徐书受的北方边塞诗
第三节 “诗传后世无穷日,吟到中华以外天——赵翼、杨伦的西南边塞诗
第七章 “毗陵多闺秀——清代毗陵闺阁诗
**节 “世家大族,彤管贻芬——毗陵闺阁诗人之盛及其文化因素
第二节 “沙弥升座,灵警异常——钱孟钿和《浣青诗草》
第三节 “断绿零红,凄艳欲绝——王采薇和《长离阁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从《清代毗陵诗派研究》的选题上来看,时段是清代,文学样式是诗歌,地域是毗陵,将区域文化与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区域文化与文学交叉发展方面具有优良传统。例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歌中有“俗”(民俗),“俗”中歌,堪称区域民俗及文化与区域文学“联姻”中孕育出的奇葩。《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是楚域文化与楚域文学的珠联璧合。又如,《史记》中区域民俗及文化与其中的人物性格颇有交叉影响。
作者简介
纪玲妹,1966年3月生,江苏常州人。1988年12月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因学分修满提前半年毕业)。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人文社科部副教授,河海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所长。编著《大学生必读名著导读》、《大学语文》等教材,在《江苏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9¥5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8.2¥4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9.3¥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她们
¥21.1¥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20.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8.4¥25.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10.5¥2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1.4¥29.8 -
瓦尔登湖
¥14.9¥39.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1.1¥39.0 -
到山中去
¥11.3¥30.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8.9¥45.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1.2¥30.0 -
门
¥18.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