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11703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10-04-01
- 条形码:9787301170342 ; 978-7-301-17034-2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帮助比较文学研究应付来自21世纪的重大挑战,提出面对新机遇时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全书分“学科谱系”、“跨文化比较”、“翻译”和“全球化”四编,收入世界级比较文学学者的16篇代表性文章,集中讨论了比较研究中的语言、翻译、文学理论(传统美学)、文本分析、欧洲中心主义与东方边缘问题、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威、比较文学的形态和新方向等话题。
内容简介
21世纪的比较研究学者显然需要思考很多问题,本读本收入的文章旨在帮助读者面对学科的重大挑战,抓住这些挑战提供的众多机会。读本**编“学科谱系”中的四篇文章粗线条地回顾了比较文学的历史和概要。第二编“跨文化比较”的四篇选文试图寻找在不同文化间进行比较的充分理由,探讨了文学思潮以及社会和政治差异,既考虑到所论的素材又考虑到观察者的立场。读本第三编集中论述翻译这个重要问题。第四编收入了四篇关于全球化对文学的影响的*新研究。
目录
一 学科谱系
噩梦醒来缝精尸:论文化基因、蜂巢和自私的因子
一个学科的再生:比较文学的全球起源
比较的理由
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二 跨文化比较,
比较的世界主义
尼罗河畔的讽喻和跨文化文学比较的其他危险
两面神既来则安:面对他者编纂文学史
跨太平洋生态学:梵语中的山狗和汉语中的猴子
三 翻译
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
走向比较印度文学
翻译、共同体、乌托邦
一种新的比较文学
四 全球化
文学、民族与政治
跨越边界
进化、世界体系、世界文学
国际经典中的焦点转换
节选
《新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读本》旨在帮助比较文学研究应付来自21世纪的重大挑战,提出面对新机遇时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全书分“学科谱系”、“跨文化比较”、“翻译”和“全球化”四编,收入世界级比较文学学者的16篇代表性文章,集中讨论了比较研究中的语言、翻译、文学理论(传统美学)、文本分析、欧洲中心主义与东方边缘问题、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威、比较文学的形态和新方向等话题。
作者简介
大卫·达姆罗什,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系主任。
陈永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尹星,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