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小说文化简史丛书-古代小说与传统伦理
读者评分
4.3分

包邮古代小说文化简史丛书-古代小说与传统伦理

1星价 ¥3.3 (4.1折)
2星价¥3.3 定价¥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9条)
woa***(三星用户)

详略得当的好书

详略得当的好书

2017-09-08 02:57:18
0 0
sxn***(三星用户)

这一套书都很不错

这一套书都很不错!比32开小一点,是古典小说爱好者的最佳选择!便于携带,内容通俗易懂。可以据此梳理一下中国的古典小说。

2017-08-10 09:39:35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305265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5-06-01
  • 条形码:9787203052654 ; 978-7-203-05265-4

本书特色

《古代小说与传统伦理》内容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所应遵守的道德和规则。小说是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由其特殊的体裁决定,它必须借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铺叙,广泛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部小说就是一种人生。而社会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人们的道德生活。

内容简介

《古代小说与传统伦理》内容为:小说是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由其特殊的体裁决定,它必须借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铺叙,广泛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部小说就是一种人生。而社会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人们的道德生活。所以,小说如同其他文学样式,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所编织的故事情节,都离不开作者所处时代的道德语境,都不可避免地存有那一特定时代的道德话语。同时,作家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个成员,他在创作意旨的确立和情节构筑过程中,也必然要受到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制约。从小说创作现实的角度窥视伦理,从伦理的角度考察小说,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环境,探究一下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的变化发展,无疑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目录

绪论
**章 伦理与小说的早期结缘
一 小道可观,圣人之训
二 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
三 采闾巷之故事,绘一时之人情

第二章 小说人物模式的道德观照
一 规行矩步的英雄
二 步履维艰的书生
三 琵琶遮面的女子

第三章 伦理框架下的小说情节构筑
一 立身处世与仁民爱物
二 敦伦睦族与家反宅乱
三 以诚交友与小人拨乱

第四章 商品经济的勃起与道德判断的嬗变
一 本与末的错位
二 利与义的融合
三 贵与贱的重组

第五章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婚姻价值的追求
一 现实中女性的另类追求
二 巾帼翻多丈夫气
三 一见岂能钟情,贵在两情相知
四 只要其人当对,何必门当户对

第六章 情的辨析与文化审视
一 媚俗欺世的风月笔墨
二 儿女之情的正面展示
三 为情正名的理论依据
四 本情以造事的合法途径

第七章 道德的失落与呼唤
一 世界原称缺陷
二 学女娲氏之补天
三 心术不能自正,借书以正之
……
展开全部

节选

三琵琶遮面的女子
在封建伦理宗法制度下,男女的结合只是为了宗族和家世的利益。《礼记·昏义》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日:婚礼者,礼之本也。”在这里,将婚姻视作建立人伦的基础,并提至关系到国家伦理秩序的重要位置。而男女双方的情爱,则被排斥在婚姻关系之外。男婚女嫁靠的是门当户对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对个人的终身大事,却根本无权过问,一切听凭于家长。许多女子,从议亲、订婚、纳聘、请期,直到被人拥拥挤挤送入新房,始终处于任人摆布的尴尬境地,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由闺阁室女变成了别人家的媳妇。贫寒人家往往出不起嫁赀,无人上门提亲。曹衍《贫女》诗说:“自恨无媒出嫁迟。老来方始遇佳期。满头白发为新妇,笑煞豪家年少儿。”还有的因拣择门户而耽误了女儿婚事,“以选择门第及聘财,嫁妆不备,耽搁良缘者,不知凡几。”(三妇评本《牡丹亭》批语)。恩格斯说:“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的情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极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将多少热情追求自由爱情的青年男女,推入了苦难的深渊,酿成了多少人生的悲剧。明清之时,随着社会新思潮的崛起,婚姻与家庭问题越来越引起当时人们的重视。要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些社会生活感受极为敏感的小说家,更是紧紧抓住这一人们普遍关心的题材,大作起文章来,为青年男女的婚姻不自由鸣不平,塑造出许多努力追求理想爱情的女性形象。然而,明清时代的小说家为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习惯势力所震慑,在涉及此类题材时,又时常狐疑满腹,顾虑重重。故而,其笔下的艺术形象时常形成性格的分裂。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主人公,就他们的行为而论,显然与伦理规范相悖。若听其所言,却似乎句句不离道德纲常。这些女性形象以反封建的特色步入文学人物画廊,可以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
《好逑传》中的“千古奇女”水冰心,面临豪门恶仆奉命前来抢亲的危急局势,镇定自如,从容周旋。她为了摆脱孤立无援的困境。化被动为主动,口头上答应嫁给过公子,但又强调,若抢过府去,“草草苟合,虽死也不肯从”,因这不符合婚姻大礼。若抬到府县衙门,“府县有撮合之言,便不为苟合矣”。过府早已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