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环境资源法论丛-第8卷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180514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6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511805140 ; 978-7-5118-0514-0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环境资源法论丛第8卷,书中收录了:《环境刑法行政从属性的重新审视》、《能源开发契约初探》、《环境正义视野下的环境安全与国家生态安全——污染转移控制的合法性根源探析》、《个人环境权地位之探讨》、《农业遗传资源概念之法律分析》、《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模式的启示》等文章。
目录
中国环境资源立法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沟通与协调】
环境刑法行政从属性的重新审视
【热点与报告】
《湖北省林业管理条例》修订调研报告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研究——以湖北、贵州两省的田野调查为线索
【基础理论研究】
能源开发契约初探
环境正义视野下的环境安全与国家生态安全——污染转移控制的合法性根源探析
个人环境权地位之探讨
农业遗传资源概念之法律分析
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对生态环境保护
立法模式的启示
环境权的程序保障与环境诉讼的更新
【制度研究】
日本的能源储备与应急法律制度及其借鉴
论环境污染健康损害救济机制之完善路径
论限期治理的法律属性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地方行动疏议
【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
水权和水资源财产权概念比较法研究——兼论比较法研究中的概念移植问题
【法官看法】
“种豆得瓜”的结果与环保公益诉讼的开端
【学位论文选萃】
我国环境权人宪的进路研究
中国环境行政权配置之结构性问题探析——以环境行政权配置之变迁为脉络
节选
《环境资源法论丛(第8卷)》内容简介:环境法高级研究培训基地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ERLI)、美国律师协会(ABA)和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NRDc)共同发起设立,以保护环境、弘扬法治为目的,旨在整合多方优势,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环境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培训基地,为环境立法、执法和司法提供支持,致力于为环境法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培养高级人才。该基地于2009年7月1 3日正式揭牌,办公室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文泰楼、基地成立后,将定期召开环境法高级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学者、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关注中国环境法治建设的人士,或开展学术研讨,或进行培训和授课,以加强中外环境法律文化交流,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碰撞,提升环境法的理论品格和对实践的指导能力,,同时,基地将通过专门网站设立参会人员交流平台和相关数据库,建立参会人员沟通与反馈机制,既及时发现环境法实践中的问题,为环境法理论研究提供素材来源:又发挥基地“幕后智囊”的作用,为环境立法、执法和司法提供指导,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基地的合作三方均具有丰富的实务培训经验和理论研究能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9名,为环境法学硕士、博士学位点授权单位,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和立法项目:美国律师协会和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分别为美国*大的非政府组织和环保团体,具有充实的经费来源、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三方的优势互补,将为基地的顺利运作提供坚实的保障三方有信心和有能力通过长期的、富有成效的紧密合作,将基地建成中美环境法乃至整个法律领域合作的典范,为中国的环境法治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为推动环境法的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关资料
插图:20世纪70年代,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将环境保护提上国家整体发展的议事日程中,以防治环境污染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立法开始发展。1973年,由国务院批转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是中国历史上**个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规范性文件。同年,由当时的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卫生部联合批准颁布了中国**个环境保护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78年通过的《宪法》,在总纲中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中国首次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国家根本大法,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1979年9月13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国**部环境法律问世,该法律规定了各地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机构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等,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标志着中国新时期环境资源立法工作的正式开始。现行《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10条第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管理植树造林,保护林木。”以上法律条款,是关于中国环境资源保护的*高法律效力规定,是环境资源立法的宪法依据。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环境突发事件不断增多,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环境保护被列为基本国策,环境资源立法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森林法》(1984一年)、《草原法》(1985年)、《渔业法》(1986年)、《矿产资源法》(1986年)、《土地管理法》(1986年)、《水法》(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等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相关法律。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6¥28.0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29.9¥59.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6.2¥36.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3¥29.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2.6¥58.0 -
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的批评
¥8.0¥20.0 -
患者安全.法律政策和实务
¥26.2¥36.0 -
简约法律的力量
¥14.3¥34.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4¥30.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3¥59.8 -
圆圈正义
¥25.4¥46.0 -
民法典
¥20.7¥4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实证派犯罪学
¥9.8¥18.0 -
宪法哲学导论
¥12.8¥31.0 -
法治的细节
¥30.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