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意愿与自由-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道德心理学解读

- ISBN:978730117106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0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301171066 ; 978-7-301-17106-6
本书特色
奥古斯丁对意愿及其自由决断的反思,尤其是他晚年有关自由和恩典的主张,从他在世之时就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当代的奥古斯丁研究大多着墨于必然性与自由、恩典与自由意志、罪与自由选择等论题,而本书则另辟蹊径,着力探讨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心理维度及其伦理学后果。它力图解释为什么是意愿而不是其他心理活动,在奥古斯丁的哲学心理学中成为道德责任的根基。本书通过考察奥古斯丁对意愿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洞察,揭示他对人性的精微而深刻的洞察,这不仅填补国际奥古斯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而且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证明其哲学思想的活力和与当代哲学反思的相关性。
内容简介
奥古斯丁对意愿及其自由决断的反思,尤其是他晚年有关自由和恩典的主张,从他在世之时就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当代的奥古斯丁研究大多着墨于必然性与自由、恩典与自由意志、罪与自由选择等论题,而本书则另辟蹊径,着力探讨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心理维度及其伦理学后果。它力图解释为什么是意愿而不是其他心理活动,在奥古斯丁的哲学心理学中成为道德责任的根基。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部分剖析意愿作为心理能力的特征与功能,而第二部分则论证意愿如何能成为道德能力,决定我们行为的自由、主体性和责任。本书通过考察奥古斯丁对意愿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洞察,揭示他对人性的精微而深刻的洞察,这不仅填补国际奥古斯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而且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证明其哲学思想的活力和与当代哲学反思的相关性。
目录
导论
**部分 意愿作为心灵的根本动力
**章 肉欲与意愿
**节 肉欲的发生与意愿的无力
一 术语辨析:肉欲与性欲,肉体与身体
二 性欲与意愿的无力
三 不服从意愿的肉欲与对肉欲的斥责
四 性欲与灵魂的其他情感
五 欲念与饥渴
第二节 肉欲是一种自愿倾向吗?
第二章 情感的发生与意愿
**节 《上帝之城》 第九卷和 第十四卷中的情感理论
第二节情感的*初波动与意愿
一 塞涅卡论情感的“*初波动”
二 奥古斯丁对“*初波动”的早期反思
三 《三一论》 第十二卷中的*初波动
第三章 罪与罚中的羞感与意愿
**节 卢克莱提亚羞感的悖谬
第二节 亚当和夏娃的羞与肉欲
第四章 理智和意愿
**节 重思奥古斯丁早期著作中的美好生活概念
第二节 “无知”“无力”:人性的初始状态
第三节 知识与爱
第二部分 意愿的自由与道德主体性
第五章 意愿的独立性
**节 奥古斯丁论意愿存在的自明性
第二节 意愿独立性的形而上学基础
一《论灵魂的不朽》中心灵的独立性
二《论自由决断》 **卷中的心灵的独立性
三《论自由决断》 第三卷论意愿的原因
四 《上帝之城》 第十二卷论*初的恶的意愿
第三节 意愿独立性的心理学论证
第六章 自由决断与自由
**节 理想的自由与现实的自由
第二节 奥古斯丁研究中的自由决断和自由
第三节 自由决断与自由选择
一 奥古斯丁早期著作中的自由决断
二 尤利安论意愿和自由决断
三 奥古斯丁对尤利安自由决断观念的批评
第四节 自由与善的意愿
第七章 意愿与道德责任
**节 意愿与有意之罪
第二节 意愿与无意之罪
一 奥古斯丁研究中的“无意之罪”
二 习性与道德责任
三 肉欲与道德责任
第八章 神圣恩典与自由意愿
**节 神圣必然性与人的意愿从预知到预定
一 《论自由决断》 第三卷中的神圣预知与自由意愿
二 《上帝之城》 第五卷和《(若望福音)布道辞》 第53篇中的神圣预知与自由意愿
三 与“半裴拉基派”论争中的神圣预定和自由意愿
第二节 信仰的发端:例证上帝准备的意愿
一 奥古斯丁“信仰的发端”观念的发展
二 权能与意愿:对奥古斯丁晚年“信仰的发端”观念的理论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缩写
二 原始文献
1.奥古斯丁著作集:缩写、拉丁书名、中文译名、版本以及翻译
2.其他古代作家著作
三 研究文献
主题索引
奥古斯丁著作出处索引
后记
节选
《意愿与自由: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道德心理学解读》分为两个部分:**部分剖析意愿作为心理能力的特征与功能,而第二部分则论证意愿如何能成为道德能力,决定我们行为的自由、主体性和责任,《意愿与自由: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道德心理学解读》通过考察奥古斯丁对意愿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洞察,揭示他对人性的精微而深刻的洞察,这不仅填补国际奥古斯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而且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证明其哲学思想的活力和与当代哲学反思的相关性。奥古斯丁对意愿(uolunatas)她极其自由决断的反思,尤其是他晚年有关自由和恩典的主张,从他在世之时就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当代的奥古斯丁研究大多着墨于必然性与自由、恩典与自由意志、罪与自由选择等论题,而《意愿与自由: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道德心理学解读》则另辟蹊径,着力探讨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心理维度及其伦理学后果。它力图解释为什么是意愿而不是其他心理活动,在奥古斯丁的哲学心理学中成为道德责任的根基。
作者简介
吴天岳,贵州安顺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罗马哲学、教父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相关领域著有数篇英文论文刊行于国际学术刊物。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