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四川保甲制度与基层政治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民国时期四川保甲制度与基层政治

1星价 ¥24.0 (4.9折)
2星价¥24.0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hn***(二星用户)

有价值,历史好书

有价值,历史好书

2016-03-10 15:24:3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1420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7 页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09714201 ; 978-7-5097-1420-1

目录

绪 论/1一 选题的缘起/1二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4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5四 保甲制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7**章 保甲组织在四川的建立和推行/11**节 保甲制度的沿革/11第二节 保甲组织在四川的建立和整理/23第三节 新县制下的四川保甲制度/51第二章 保甲制度与四川基层权力的运作/68**节 民意机构的建立与基层自治/68第二节 基层政权中的乡镇保甲长群体/86第三节 袍哥、士绅与乡镇保甲权力运作/110第三章 四川保甲的职能和作用/130**节 保甲在四川建立初期的职能和作用/130第二节 四川保甲在全面抗战时期的职能和贡献/139第四章 保甲制度的弊端及失败原因/163**节 保甲制度推行中存在的弊端及危害/163第二节 保甲制度与基层自治的失败及其原因/187结语/206附录/212参考文献/281
展开全部

节选

《民国时期四川保甲制度与基层政治》对民国时期四川保甲制度的渊源,川政统一后和新县制时期四川保甲制度的不同特点,四川乡镇保甲各级民意机构的建立,乡镇保甲长群体、袍哥、士绅与四川基层权力运作的关系,四川保甲的职能、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利用到多家档案馆和图书馆发掘的大量丰富具体的保甲档案资料和地方报刊资料,结合访问资料,在保甲制度的理论构想、政策规定与实际推行所存在的差距,以及乡镇保甲与基层社会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冉绵惠,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发表《近年来国内有关民国时期保甲制度研究的新趋势》、《抗战时期的兵役制度——以四川为例》、《抗战时期中共对改革国统区保甲制度的主张》、《抗战时期国统区“抓壮丁”现象剖析》等论文30余篇。合著《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历史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996年获四川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民国时期保甲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