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1108699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16页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811086997 ; 978-7-81108-699-7
本书特色
《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田野调查:三十三位凉山彝人访谈录》是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田野调查:三十三位凉山彝人访谈录》内容简介:我们这一代彝族人的名字富有这个时代的特点,有的只有彝族名字;有的只有汉族名字;有的以前用汉名,现在只用彝名;有的以前用彝名,现在只用汉名;有的既有汉族名字又有彝族名字。本访谈的记录者属于后者,既有彝名又有汉名:阿里瓦萨和刘正发。
相关资料
插图:“兄弟关系。怎么能通婚呢?”:婚约关系笔者:您怎么看待黑彝和白彝之间一般不通婚的事?阿苏与热柯是兄弟关系,阿迪、阿细与瓦扎也是兄弟关系,金古、蒋日、吉伙与补约也是兄弟关系。笔者:为什么呢?都说是一家人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子孙。同根是没有问题的。阿苏家的祖先“牛涅”,即牛涅阿苏跟瓦扎、热柯是同等级的,甚至牛涅还管着他们。不然,当时明朝出兵六万五千人,为何重点去攻打“牛涅”家呢?其他那些还够不上敌人嘛。这事距今四百多年了,约四百二十年左右,围剿牛涅家。我认为黑彝和白彝之间不通婚,主要是因为兄弟关系吧。兄弟关系,怎么能通婚呢?“‘耗子尾巴’长不了。”:家支活动笔者:您是怎么看待家支势力和家支活动的?家支这个东西是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当时有它存在的价值。当时彝族人民依靠这个来生存。彝族的社会制度当中,利用这个来保护一部分人的生存。凡属于它这个血统范围内的,它都要来保卫,来保护,来救济,来关心。反过来说,自己受到保护,贡献一定的物质给这个家支,也不是不应该的。而且不是捐给家支头人,而是像现在的税收一样,并不是单给哪个人吃的,是集中收集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制度。哪个人出了什么事情,就去帮助,去尽义务。出大事捐多少,出小事捐多少,还看贫富程度。富人有富人的义务,穷人有穷人的义务,包括战争中的赔命金,过去都是家支内大家共同承担的。
作者简介
阿里瓦萨(刘正发),1970年生,四川攀枝花盐边人,彝族,法学博士,副教授(一级),硕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03年至2004年公派留学日本,主攻日本语言文化和教育学专业。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和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已出版专著《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试论文化传播论对教育的启示》、《试论彝族家支家谱教育习俗》等20多篇学术研究论文:曾参与编写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王军教授主编的《教育民族学》和《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主持完成中央民族大学“21”工程2006年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攀枝花地区少数民族儿童教育状况调查研究》:目前与王军教授一起主持研究教育部课题。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22.2¥59.9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生死场
¥8.6¥36.0 -
悉达多
¥14.3¥2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1984-插图珍藏版
¥11.3¥29.8 -
东京梦华录
¥19.9¥46.0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刀锋
¥14.7¥46.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面纱
¥19.4¥49.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