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道与阴阳-新加坡城隍庙与城隍信仰研究

包邮佛道与阴阳-新加坡城隍庙与城隍信仰研究

1星价 ¥27.7 (7.7折)
2星价¥27.7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5347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561534700 ; 978-7-5615-3470-0

内容简介

一、为了促进我国国学研究的繁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出版“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资助出版丛书”,旨在鼓励海内外学者在国学领域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本丛书的资助出版范围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章程为依据,围绕着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文化产生划时代影响的朱熹理学这一核心,进而探索唐宋以来中国南方的思想文化、政治社会、民生经济、宗教习俗等各领域的演变发展,以及深入研究在朱熹与闽学影响下的闽台及周边区域的历史、文化、社会状况,尤其注重对东南海洋带文化传承的探讨,对中国文化在这些区域的演进,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努力建构国学研究的东南风格。
一、本丛书面向国际性、专门性研究的学术著作,本着百家争鸣、求同存异的原则,增进不同区域间的学术交流互动与中华文化认同。不同区域的学者各自遵循的学术规范和表述方式必然有所差异和区别,从充分尊重学术交往的立场出发,出版时尽量做到保持原著的面貌,原则上不做过多的更改与硬性的统一,相信读者能够正确地给予甄别和分辨。
一、本丛书采用中文简体字出版,允许对书稿进行合乎丛书体例的调适和出版技术规范的处理。惟征引典籍的个别异体字、通假字以及习用专有名称等姑仍其旧;遇有错讹字予以订正,正字置于方括弧[]内。另须特别说明者,使用[编者按]予以注明。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新加坡华人社会与民间信仰
 **节 新加坡的早期华人移民
 第二节 帮权社会与帮权庙宇
 第三节 社会阶层与民间信仰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转变与庙宇
 第五节 新加坡宗教政策与庙宇发展
 第六节 新加坡华人民间信仰的特征与趋势
第三章 城隍信仰中的阴阳与佛道属性
 **节 城隍缘起:“水庸”非“城隍”
 第二节 城隍职能的发展:从保佑城池到燮理阴阳
 第三节 城隍信仰的制度化过程
 第四节 城隍信仰与佛道二教的关系
第四章 佛道之间:新加坡城隍信仰与城隍庙发展模式
 **节 新加坡城隍神在庙宇中的奉祀格局
 第二节 由僧到俗:都城隍庙(含东岳庙)
 第三节 佛道并峙:双林城隍庙
 第四节 由俗人道:韭菜芭城隍庙和杨桃园城隍庙
 第五节 佛教化与道教化——民间庙宇向制度型宗教转型
第五章 阴阳之间:城隍庙与仪式
 **节 庙宇与仪式之一:佛教化城隍庙——调和阴间秩序
 第二节 庙宇与仪式之二:道教化城隍庙——求取阳间现世利益
 第三节 与城隍有关的其他信仰形态:阴司殿与大、二爷伯
 第四节 新加坡城隍信仰与幽明观念
第六章 信仰网络与宗教权威的建立:道教化城隍庙典型个案研究
 **节 跨国性的城隍信仰网络:从新加坡到安溪
 第二节 宗教权威的建立:从城隍庙到道教总会
 第三节 社会功能的扩展:慈善与商业
 第四节 从宗教权威到制度型道教的建立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新加坡民间信仰的“理性化进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