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0247903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全2册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802479036 ; 978-7-80247-903-6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汇刊:中国文学史(套装全2册)》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文学研究所组织余冠英、钱钟书和范宁等著名学者编写的我国**部系统的古代文学史,上迄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下至**次鸦片战争前,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恰当地评价了古代的作家和作品,对学术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中国文学史》编写说明
封建社会以前文学
**章 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学
**节 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起源
第二节 古代神话传说
第二章 书写文学的萌芽和散文的开端
**节 商、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文字的产生和书写文学的萌芽
第三节 散文的开端
第三章 《诗经》
**节 “诗三百”的编集、应用和流传
第二节 西周前期的诗
第三节 西周后期的诗
第四节 东周的诗
第五节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封建社会文学
战国时代文学
**章 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文学的繁荣
**节 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文化大发展
第二节 战国时代文学的繁荣
第三节 战国时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和它的特色
第二章 历史散文
**节 历史散文的兴盛概况
第二节 《左传》
第三节 《战国策》
第三章 诸子散文
**节 诸子散文概述
第二节 《论语》《孟子》
第三节 《庄子》
第四节 其他子书中的寓言
第四章 屈原和其他楚辞作家
**节 屈原的时代和生平
第二节 《离骚》
第三节 《九章》、《九歌》和《天问》
第四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节 宋玉
第六节 其他楚辞作家和作品
秦汉文学
**章 秦及汉初文学
**节 秦的统一和秦代文学
第二节 秦汉之际的社会变动和汉初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贾谊
第四节 枚乘
第二章 西汉中叶的文学
**节 汉武帝时代的文化政策和文学
第二节 司马相如和其他作家
第三章 司马迁的传记文学
**节 司马迁的生平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三节 《史记》的影响
第四章 西汉末叶到东汉末的辞赋和散文
**节 西汉末叶到东汉末社会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刘向扬雄班固
第三节 张衡蔡邕赵壹
第五章 汉代乐府民歌
**节 民歌的收集及其类别
第二节 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
第四节 乐府民歌的影响
第六章 五言诗的成长
**节 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古诗与“苏李诗”
魏晋南北朝文学
**章 汉魏之际的社会变动及建安文学
**节 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曹操曹丕
第三节 曹植
第四节 王粲、刘桢及其他建安作家
第五节 蔡琰
第二章 魏末和晋代文学
**节 魏末和晋代的社会、政治、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嵇康阮籍
第三节 陆机和太康诗人
第四节 左思
第五节 刘琨郭璞
第三章 陶渊明
**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陶渊明的作品
第三节 陶渊明的影响
第四章 佛经翻译
**节 佛经翻译的概况
第二节 佛经翻译的影响
第五章 南朝乐府民歌
第六章 南朝作家
**节 南朝的社会、政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谢灵运颜延之
第三节 鲍照
第四节 谢胱、沈约和“永明体”
第五节 江淹、何逊和梁、陈作家
第七章 北朝乐府民歌
第八章 北朝作家
**节 北朝的社会、政治与文学
第二节 《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
第三节 庾信
第四节 北朝其他作家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节 志怪小说
第二节 轶事小说
第十章 《文心雕龙》、《诗品》和《文选》
**节 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二节 钟嵘的《诗品》
第三节 萧统和《文选》
唐代文学
**章 唐代文学的繁荣
第二章 唐初文学
**节 唐初的浮艳诗风
第二节 王绩和四杰
第三节 陈子昂对诗风的革新
第三章 开元天宝间诗人
**节 孟浩然储光羲
第二节 王维
第三节 高适岑参
第四节 王昌龄李颀
第四章 李白
**节 李白的生平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五章 杜甫
第六章 天宝大历间诗人
第七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
第八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九章 唐中叶其他诗人
第十章 唐末诗人
第十一章 唐代传奇小说
第十二章 变文和民歌
第十三章 唐五代词
中国文学史(下)
宋代文学
**章 宋代文学的承先和启后
第二章 宋初文学
第三章 北宋中叶文学
第四章 苏轼
第五章 北宋后期文学
第六章 南宋前期文学
第七章 陆游
第八章 辛弃疾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第十章 宋代的诗话
第十一章 话本和戏曲
第十二章 辽金文学
元代文学
**章 杂剧的兴起和繁荣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三章 王实甫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第五章 前期其他杂剧作家
第六章 后期杂剧作家和无名氏的杂剧
第七章 元代散曲
第八章 元代诗歌和散文
第九章 南戏
明代文学
**章 明初文学
第二章 《三国志演义》
第三章 《水浒传》
第四章 成化至隆庆时期文学
第五章 《西游记》
第六章 万历时期文学
第七章《金瓶梅》和其他长篇小说
第八章 汤显祖
第九章 短片白话小说的繁荣
第十章 明末文学
第十一章 明代民歌
清代文学
**章 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学(上)
第二章 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学(下)
第三章 蒲松龄
第四章 洪升和孔尚任
第五章 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学
第六章 吴敬梓
第七章 《红楼梦》
第八章 嘉庆、道光时期的文学
第九章 民歌和讲唱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汇刊》编后记
节选
**章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学**节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起源在我国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五十万年前的猿人已经开始使用打制的石器,并且发明用火。到了五万年前,我们祖先的形态已进化到和现代人一样,他们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服,用砾石、兽齿、介壳等作装饰品。氏族社会逐渐形成。又经过漫长的年代,进人了新石器时期,这就是相传的神农、黄帝、尧、舜等时代。《尚书》里面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尧、舜时代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情形。相当于传说中的这个时代,我国产生了辉煌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近几十年来发掘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除发现大量的磨制和打制的石器外,*突出的发现是陶器。龙山文化比仰韶文化晚,已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仰韶文化陶器许多都很精美,它们有的绘着优美的几何形装饰花纹,有的绘着绳纹、网纹、棋盘纹、篱笆纹和垂幛形纹组成的图案,有的绘着鱼、鸟、鹿等动物形象,有的绘着人形。龙山文化陶器大量用轮制法,绘画方面虽然没有什么发展,但在形制方面改进很大,它们大都有用以系绳或手持的鼻,有的还有倾水的流。
相关资料
**章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学**节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起源在我国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五十万年前的猿人已经开始使用打制的石器,并且发明用火。到了五万年前,我们祖先的形态已进化到和现代人一样,他们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服,用砾石、兽齿、介壳等作装饰品。氏族社会逐渐形成。又经过漫长的年代,进人了新石器时期,这就是相传的神农、黄帝、尧、舜等时代。《尚书》里面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尧、舜时代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情形。相当于传说中的这个时代,我国产生了辉煌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近几十年来发掘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除发现大量的磨制和打制的石器外,*突出的发现是陶器。龙山文化比仰韶文化晚,已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仰韶文化陶器许多都很精美,它们有的绘着优美的几何形装饰花纹,有的绘着绳纹、网纹、棋盘纹、篱笆纹和垂幛形纹组成的图案,有的绘着鱼、鸟、鹿等动物形象,有的绘着人形。龙山文化陶器大量用轮制法,绘画方面虽然没有什么发展,但在形制方面改进很大,它们大都有用以系绳或手持的鼻,有的还有倾水的流。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