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

包邮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

1星价 ¥23.7 (7.0折)
2星价¥23.7 定价¥33.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47340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11页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04734020 ; 978-7-5047-3402-0

本书特色

《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将近现代*权威的《金刚经》讲解之作,收罗一册一卷在手,不必他求;各家对比,前后参照引导您从各个角度彻底参悟《金刚经》的真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读了《金刚经》之后写下的偈子。聪慧如武则天者都认为这部经典是“甚深微妙”,那么,作为一个工作和生活都很繁忙的现代人,只有在高僧大德的讲解与引导下,才能快速契入《金刚经》的智能大海中。印顺长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圣一法师:金刚经浅易黄昆山居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分段注解智谕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吴润江居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倓虚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耕云先生:金刚经之殊胜与持诵得定要诀

目录

**卷 印顺长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本经既重般若的悟证,卷帙又不多,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地盛行起来!第二卷 圣一法师:金刚经浅易《金刚经》处处显露三般若,若明白三般若,全部《金刚经》就容易清楚。三般若,的确是我们修行的路径,出苦海的宝筏。惟文字般若,仍是此岸。只有实相般若,才是彼岸。第三卷 黄昆山居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分段注解本经大旨,以无相为宗。如所说度生布施,见佛说法,持戒忍辱,证道得果,庄严大身,微尘世界,反复详言,无非指示离名绝相。第四卷 智谕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金刚经》旨在显示法性。其实不只《金刚经》,七百二十多卷《般若经》,皆在显示法性。所以我们读《金刚经》,不可只解名相,而不求了悟法性。第五卷 吴润江居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斯经者,深妙殊绝: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故目下讲解亦从心地法门而言。本人修持此经四十年,近始全部融会贯通,悟其精髓。第六卷 倓虚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此经大旨,唯在离相、无住、无法,乃消灭惑业苦故。第七卷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像《金刚经》这样殊胜的经典,我们不是把经念一遍就完了,而是在生活中要能把它贯彻,观照起用。第八卷 耕云先生:金刚经之殊胜与持诵得定要诀本经全昭“现量”,并无枝节——理事不存,我法齐泯,无你起心动念处,无你攀缘附会处,亦无你望文生义处,故能“受无所受,持无所持,证无所得”,当下触破娘生面,还得自在身。故知必是夙具大福德、大智慧者,乃堪信受此经。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内容简介:无论出家的僧众,还是在家的居士;无论是修行高深的高僧大德,还是皈依佛陀的善男信女,都将这部经典作为每日早晚的必修功课。即使你没有接触过佛法,但对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样极富穿透力的话,也许似曾相识,恍若有悟……古老的中华,数千载来一直是佛化*广泛的国度,而这部经典就如同阳光一样,普照到这个国度的每一寸土地上!这部经典,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人们一般称它为《金刚经》,全文仅短短的五千余字,却是大乘佛教的代表著作,也是般若经的纲要和精髓。谁也说不清千余年来究竟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历史上,不论是大彻大悟的祖师大德,抑或是位高权重的帝王,对《金刚经》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关资料

香港大屿山圣一老和尚,字玄机,广东陈氏子。1922年11月13日生于江门市李家庄。祖父始办米行,父继祖业。圣一法师悲心尤重。幼弱之年见同伴斗蟋蟀、捉小鸟,即以零钱买而放之。时节家中汤鸡则其在旁哭泣。过年拜神鲤鱼,被他偷放江中。圣一法师16岁暑假期间,父营米铺有掌柜名梁锡尧,见他善根深厚,赠以“王一庭”“佛教丛书”。圣一法师阅后,当晚开始念佛。圣一法师19岁时,日本侵华,江门沦陷,米行关闭,父母允可他出家。爷爷亲送他到香港荃湾东普陀。后因东普陀因缘未遂,他便离去。数月后有尼众介绍他至莲花山西竺林礼信求和尚为师。于9月19日剃发。随后至钻石山志莲净苑,听韦庵法师讲《四十二章经》、《怡山发愿文》等。后与同学至罗浮山华首台住大半年。战乱期间求戒艰难,落发三年还未受戒,圣一法师心中苦闷。后闻韶关南华寺虚云老和尚道场开戒,遂步行往韶关。于1942年11月从华首台抵南华,正值虚云老和尚至重庆建息灾法会。常住安排圣一法师于库房舂米及任职行堂。翌年春戒期,圣一法师乞受三坛大戒。当时虚老为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派圣一法师代理,兼当理财之职。1945年大年初一,圣一法师代表南华寺到云门向虚云老和尚拜年。老和尚一见即说:“圣一打跛你的脚。”圣一法师心里说:“糟糕!糟糕!”回南华后不久,感于对佛法了解不足,欲往佛学院修读。遂向客堂告假,数月后经香港乘船至上海。其时福善和尚在玉佛寺上海佛学院当教务主任,圣一法师在院中修读两学期后。因院内争执烦乱,教学方法亦未相应,遂离去。时值太虚法师在玉佛寺中往生,圆寂时圣一法师侍其旁,助念弥勒佛号。1947年冬,圣一法师从镇江乘船,至焦山定慧寺,决定于寺中潜心修学。焦山佛学院院长茗山法师问他:“有何习气?”回答说:“过午不食。”茗山法师说:“无碍。”圣一法师在学院师任班长,日中惟自用功,一心读经,晚上勤恳礼佛。

作者简介

卢志丹,字“照青”,笔名“蒲岩”,佛门居士,法号“照空空照”,生于一九七六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他来自大西北,种过田,教过书,做过工,经过商,徒步走过陕甘境内的长征路;是毛泽东的“超级粉丝”,潜心研究毛泽东生平事迹及文章诗词十余春秋;目前,在北京致力于国学经典的研究和中华民族精神及智慧的发掘。游心于佛、儒、道之间,骋目于古、近、现之变;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睿智的思辨能力、矫健酣畅的文字功力,策划和创作过多部畅销作品;目前,公开出版的各类著述达二百余万言。已出版的代表著作有:《毛泽东品国学》(新世界出版社)《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企业管理出版社)《英雄式员工的长征精神》(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