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艺术与艺术史-学科的阶段

包邮康德.艺术与艺术史-学科的阶段

1星价 ¥13.3 (3.8折)
2星价¥13.0 定价¥3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442977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7
  • 出版时间:2010-04-01
  • 条形码:9787534429774 ; 978-7-5344-2977-4

本书特色

《康德、艺术与艺术史:学科的阶段》是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之一。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系统研究视觉艺术和艺术史中伊曼努尔·康德接受和影响的著作。奇塔姆先生在本书列举了与康德以及造型艺术相关的大量史实和文献,并站在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史的角度对之进行了深刻剖析。通过对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分析,作者透彻而睿智地为我们揭示潜藏在潘诺夫斯基、沃尔夫林以及格林伯格等艺术史学说中的康德基因,同时也揭示了康德通过种种方式对于艺术史的持续不断的影响。

目录

总序
导言
致谢
**章 绪论:边界和寄居者
为什么是(不是)康德?
学科的机遇和处境
原生质
第二章 时机与处境:公元1800年,康德在罗马
康德在罗马
接受的并发
美的政治
第三章 权威的谱系:康德和20世纪艺术史
“内在意义”和艺术的史实性:潘诺夫斯基和康德
康德与立体主义重游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战略性形式主义
第四章 崇高在当下(崇高之再现):关于法国理论/世界艺术的探讨
德里达之崇高
崇高在当下(崇高之再现)
景致
目标的极限
反崇高之暗示
第五章 康德的头骨:肖像及哲学的典范,18世纪末至20世纪末
伊曼努尔·康德的照片
康德的头部:早期肖像
关于头部
结论:麦可艾维立之梦,丹托之梦魇
索引
参考文献
编辑说明
展开全部

节选

《康德、艺术与艺术史:学科的阶段》是一部系统研究视觉艺术和艺术史中伊曼努尔·康德接受和影响的著作。奇塔姆先生在《康德、艺术与艺术史:学科的阶段》列举了与康德以及造型艺术相关的大量史实和文献,并站在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史的角度对之进行了深刻剖析。通过对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分析,作者透彻而睿智地为我们揭示潜藏在潘诺夫斯基、沃尔夫林以及格林伯格等艺术史学说中的康德基因,同时也揭示了康德通过种种方式对于艺术史的持续不断的影响。马克·A.奇塔姆(Mark A.Cheetham)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所获研究基金有: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馆研究基金;斯特林和弗朗辛·克拉克艺术学院奖学金;多伦多大学人文学科科纳特和杰克曼校长研究基金;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外部研究资助六项等等。主要著作还有:《纯粹之修辞:本质主义者的理论及抽象绘画的出现》、《艺术史的主题:当代视野下的历史文物》、《学科之间的理论:权威、视觉、政治》等。

相关资料

插图:根据弗恩诺的阐释,康德的美学和他的政治的确是灵活地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它们各自独立,哲学家仍然并必然地有他们自己的方式一直对它们分别进行着探究。如果我们认为弗恩诺对于艺术美的描述不同子康德所主张的美具有无时间性和普遍性,我们仍将看到弗恩诺和康德一样强调“精神力量的自由和谐”是美感生成的原因,并且这理所当然地存在于我们自身,而不在艺术作品或是自然那里,因为后者存在着人类主观性决定的、反自由的目的必然性。当弗恩诺极力地以一种共和政体的形式寻求政治自由的时候,他便同时强调审美的自由是美所必需的。坦白地说,他在阅读《永久和平论》的同时也阅读《判断力批判》并以它们作为彼此的依据。

作者简介

马克·A.奇塔姆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所获研究基金有: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馆研究基金:斯特林和弗朗辛·克拉克艺术学院奖学金;多伦多大学人文学科科纳特和杰克曼校长研究基金;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外部研究资助六项等等。主要著作还有:《纯粹之修辞:本质主义者的理论及抽象绘画的出现》、《艺术史的主题:当代视野下的历史文物》、《学科之间的理论:权威、视觉、政治》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