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600511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47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47600511 ; 978-7-5476-0051-1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英对照读物,介绍中国江南的丝文化。开篇《锦绣江南》总写江南丝文化,接着,分别从蚕桑、染色等丝绸生产文化,织锦、丝绵、缂丝与刺绣等丝绸工艺文化以及盛泽丝文化、南浔丝文化、上海丝文化等丝绸地域文化三方面对江南丝文化进行了分述,每一方面包含若干主题,每一主题单独成篇。

目录

锦绣江南
在桑枝上舞蹈
五彩的梦
如梦似幻的织锦
丝与画 画与丝
嫦娥
织云绣锦话盛泽
摩登南浔
江南丝绸之路
上海——丝之梦在延续
展开全部

节选

《丝之江南》内容包括:锦绣江南,在桑枝上舞蹈,五彩的梦,如梦似幻的织锦,丝与画画与丝,嫦娥,织云绣锦话盛泽摩登南浔,江南丝绸之路,上海——丝之梦在延续。

相关资料

插图:某天,有个染匠醉酒后不小心呕吐在眼看就要变成蓝泥状的浆水里,第二天染匠醒来发现沉淀的蓝泥不见了,池子里的浆水又恢复了原样,他惊讶极了,琢磨来琢磨去,估计是酒起了作用。经过反复的试验,染匠发现沉淀了的蓝泥是可以再还原成染料的。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一个时间问题,只要在蓝草成熟的季节里先把它收割下来制成泥状的靛蓝,等到要染色的时候再发酵还原,随时都可以进行染色了。这个方法一直延用了许多年。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还发现,用植物制成的染料其染色牢度要比矿物的颜料好,而且植物染料来源丰富,如满山遍野生长着的楸树、栌树、柞树、黄柏树等都是染色的好原料。渐渐地,植物染料就取代了古老的矿物原料。几千年来,历代涌现的常用色名,汇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色谱,单单古籍中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在一种色调中能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俗话说:远看颜色近看花。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度远胜过对面料、款式以及纹样的感知度,因为色彩的标识作用*为鲜明。而江南人对色彩的感觉又是非常独特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