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铎草书四种-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

包邮王铎草书四种-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

1星价 ¥9.0 (7.5折)
2星价¥9.0 定价¥1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33426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0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807334262 ; 978-7-80733-426-2

本书特色

《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王铎草书四种》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白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1652)病逝故里,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王铎书画皆善,书法字体笔力雄建、神韵飞动,自成一体,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力道千钧。王铎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长于布局。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王铎因在明亡之后降清,在气节上颇多可疵之处,故许多人对他的人品常有微词,但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他的《拟山园法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认为“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王铎存世书迹较多,刻有《拟山园法帖》、《琅华馆帖》。
此册收入王铎的《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草书杜律卷》《为葆光张老亲翁书草书卷》,共四种草书作品。

节选

《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王铎草书四种》内容简介: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白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1652)病逝故里,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王铎书画皆善,书法字体笔力雄建、神韵飞动,自成一体,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力道千钧。王铎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长于布局。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频、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王铎因在明亡之后降清,在气节上颇多可疵之处,故许多人对他的人品常有微词,但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他的《拟山园法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认为“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王铎存世书迹较多,刻有《拟山园法帖》、《琅华馆帖》。此册收入王铎的《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草书杜律卷》《为葆光张老亲翁书草书卷》,共四种草书作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