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包邮中国经济史话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作为科普读物,完全足够,通俗易懂,重点在“史”,文章涵盖全面不仅能感受经济史的脉络,还能够弥补历史等其他方面的知识缺陷,对没什么基础的大众来说是不错的读物。
- ISBN:97875078319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2页
- 出版时间:2010-04-01
- 条形码:9787507831900 ; 978-7-5078-3190-0
目录
节选
《中国经济史话》内容简介:二十一世纪初开始,越来越多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被发掘出来。这些深藏在地下的远古文化遗物重见天日,便以无声的语苦,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人类的经济活动。
相关资料
插图:他们学会了利用偶然机会得到自然火,如雷电或火山爆发引起的森林大火。他们渐渐发现,火不仅可以取暖和驱赶野兽,还可以用来加工食物,而且,烤熟的兽肉吃起来更为可口。于是,从利用到学会保存自然火,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人们在实践中又发现了用燧石撞击或钻木取火的方法。火的广泛使用,尤其是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标志着人类在生产技术上经历了巨大的飞跃,人们获取食物的范围比以前更加广泛了,防御能力增强了,体质有了明显的发展,脑容量也增加了。火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早期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革命性的成就。从神农氏和伏羲氏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社会后期,农业和畜牧业如何发展起来的痕迹。随着人口的增加,氏族社会的发展,人们由四处迁徙的生活方式逐渐变为定居生活的形式,单纯的采集和渔猎经济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了。而采集活动中人们渐渐发现某些植物的种子发芽、开花、结实的规律,相对定居的生活使人们栽培这些植物变为可能。于是,在长期居住的洞穴附近,人们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年复一年地播种、收获,产生了*早的原始农业。随着农业的发展,某些被猎获的野兽被驯养成家畜,数量也普遍增多起来,畜牧业得到了发展。粮食是需要使用一定的炊煮器加工后食用的,当粮食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食后,陶器随着人们的需要便产生了。人们还用麻类纤维织布缝衣,告别了用兽皮遮身的时代。
作者简介
戴扬本,1953年出生,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古代史、古代文献学。主要著作有《北宋转运使考述》(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文苑》(东方出版中心)、《史笔春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两宋繁华》(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及古籍整理类著作《朱子全书》(合作)、《汉书详节》(上海古籍出版社)、《珠里小志·园津禅院志》(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译(唐才子传)》(台湾三民书局)等多种,并在《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历史教学问题》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9.0¥56.0 -
国富论
¥16.7¥58.0 -
国富论
¥9.7¥35.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38.7¥58.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8¥5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9¥39.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从牛犀牛到独角兽
¥22.8¥68.0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郑毓煌苏丹
¥19.6¥5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40.0¥65.0 -
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14.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