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0901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010090115 ; 978-7-01-009011-5
本书特色
印度与中国领土相邻,文明相关,本书从中印商贸与文化交往的历史中纵向梳理了印度对中国的形象建构史,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印度的中国形象没有充分理性化的认知基础,没有是非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也没有独特有效的话语体系的根源何在以及中国形象在印度现代文化自觉中的意义等问题。
内容简介
蓦然回首,中印文化交流的“梵典华章篇”已翻过两千多页。从大史诗《罗摩衍那》中异想天开的“极东支那”到崇拜“道奥义书”的中国智慧亲和力,从尼赫鲁在惨淡的殖民时代亲切地“发现中国”再到“印度中国是兄弟”(hindi—cheeni bhai bhai)的蜜月口号,从1962年中印间兄弟反目成仇再到构建地缘文明新范式的“中印大同”(chindia),印度眼中的中国形象斑斓多彩,意味无穷,引人遐想。2010年正值中国和印度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愿这本小书把吉祥福音带给“龙象共舞”的中印两国!
目录
前言
**章 梵典华章两千页
第二章 “极东支那”:古代印度的中国形象
第三章 “伟大民族”在东方:近代印度的中国形象
第四章 想象的因缘:钱度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化
第五章 变换面孔的兄弟:当代印度的中国认知
第六章 敌耶友耶:近二十年印度看中国
第七章 维克拉姆·赛特的中国缘
第八章 chndia:新世纪理想“中印大同”
第九章 汉学视野中的中国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印度的中国形象》内容简介:蓦然回首,中印文化交流的“梵典华章篇”已翻过两千多页。从大史诗《罗摩衍那》中异想天开的“极东支那”到崇拜“道奥义书”的中国智慧亲和力,从尼赫鲁在惨淡的殖民时代亲切地“发现中国”再到“印度中国是兄弟”(Hindi-Cheeni Bhai Bhai)的蜜月口号,从1962年中印间兄弟反目成仇再到构建地缘文明新范式的“中印大同”(Chindia),印度眼中的中国形象斑斓多彩,意味无穷,引人遐想。2010年正值中国和印度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愿这本小书把吉祥福音带给“龙象共舞”的中印两国!
相关资料
印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多种译名,如身毒、贤豆、天竺、忻都、婆罗门国、欣都思、印毒、印都、印特伽、盈丢等。《后汉书·西域传》日:“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这是中国古籍中*早记载南亚次大陆名义与地望的史料。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这样记载道:“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①自玄奘为印度正名后,后人沿用,流传至今。正如玄奘所言,印度古代小国林立,随地称国,印度的确乃其总名而已。因此,古人又称印度为“五印度”、“五天竺”,或简称“五印”、“五天”,即东西南北中印度的总称。但如果从学理上考究,玄奘的记载有些失误,他误把“印度”一名解释为与之读音相同的梵语名词indu的音译,并提出所以称之为“月”(indu)的原因。在玄奘之后去印度的义净在其《南海寄归内法传》里曾经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或有传云,印度译之为月,虽有斯理,未是通称。且如西国名大周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②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与中国一同并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印度文明在众多领域里的辉煌成就,以及它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使它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印度文明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几千年来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印度的邻居中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文明古国。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两个国家,有着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相近或相似的经历与境况:同为文明古国,同样历史悠久,文化传承至今不断;都在亚洲,是亚洲和世界的大国;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两国之间有着至少两千年以上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印两大东方文明,既然地理位置紧邻,又有着各自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就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互动交流,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作者简介
尹锡南,男,土家族,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教授,四川大学985工程“南亚与中国藏区社科创新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比较文学、印度文学及国际关系。2004至2005年留学印度。先后出版专著《世界文明视野中的泰戈尔》(2003)、《发现泰戈尔》(2005)、《英国文学中的印度》(2008)和《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2010),并。参加撰写《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2004:)。论文先后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和《南亚研究》等杂志上。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印度文论史》(2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2010)和一般项目《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2009)的研究。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冲动的美国
¥44.2¥69.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4¥26.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
¥17.1¥59.8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民主
¥5.9¥18.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46.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