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803451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392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108034519 ; 978-7-108-03451-9
本书特色
《亲历美利坚:家庭写真、社会绘本、政治影像》:读书书系
目录
节选
《亲历美利坚:家庭写真、社会绘本、政治影像》内容主要包括:走经他人,走向自己,走过三千大千世界、锲而不舍艰难玉成、家庭写真、社会绘本、政治影像。
相关资料
插图:“美国人对国家的忠诚,远远胜于对事实和真理的探求。正可谓,书本诚可贵,真理价更高;若为美国故,两者皆可抛。”这位教授说,“读书人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就更不必说了。在美国,文化程度越低的人,爱国心越强烈。”在这位教授看来,由于缺乏血脉传承、历史积淀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美国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政治国家,而且是一个极其意识形态化的政治国家。美国人之所以“天天雷打不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是因为他们必须用“獾输型爱国主义”把人心聚合在一起,否则美利坚民族国将不国。“法国如果散了,法国人还是法国人,美国要是散了,美国人就不是美国人了。”教授说。西方有学者也指出,“美国在20世纪下半叶的大国中,是*具意识形态色彩的国家”。美国的民族主义“具有一个强大意识形态教条的所有特质:使命意识、历史必然性和布道狂热”。当走向极端,美国民族宗教不可避免地具有负面效应。它形成一种氛围,使得违背社会主流思潮的观点和行为不被容忍和接受,因而损害公民的思想言论自由。
作者简介
玛雅,生于南京,长于北京,籍贯湖南。当过兵,当过国家公务员。1990年赴澳大利亚学习英文,1992年转赴美国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2002年加盟香港凤凰集团,任《凤凰周刊》副主编。著有《战略高度——中国思想界访谈录》、《当代中国思想界国是访谈录》(海外版),主编《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在美国出版英文论著《中国民主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State and in China's Democratic Transition, Routledge New York, 2003)。本书中文章系留学归国后所作,其中18篇为“亲历美利坚”系列,2003年刊登于《凤凰周刊》。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9¥5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8.2¥4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9.3¥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她们
¥21.1¥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20.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8.4¥25.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10.5¥2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1.4¥29.8 -
瓦尔登湖
¥14.9¥39.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1.1¥39.0 -
到山中去
¥11.3¥30.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8.9¥45.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1.2¥30.0 -
门
¥18.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