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09019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9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010090191 ; 978-7-01-009019-1
本书特色
《为什么是洪洞:大槐树下的文化传统与地方认同》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为什么是洪洞:大槐树下的文化传统与地方认同》包括六章:绪论、文明之源神明之里:洪洞的人文传统、金元至明中叶族群互动中的儒士与洪洞经济文化的繁荣、“传统的发明”:明中叶至清初的士绅与地方认同、应对内忧外患:清中叶至民国初的洪洞士绅与大槐树认同、为什么是洪洞:士绅、晋南文化传统与大槐树认同关系的分析。
相关资料
插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问题、困难和挫折,每当这时,“换一个角度”就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实尚且如此,对于那些离我们远去的历史问题就更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是面对历史上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物、事件、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扮演了丰富的历史面相,就更需要我们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分析和解释,这样才有可能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同时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常常还能够带来思维和分析方式的“升华”。山西洪洞大槐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的100年中,不同时代的学者在不同的学术背景下做了许多拓荒性的研究工作,但还有一些令人费解的疑问始终萦绕在学者心中,以至于有了“历史之谜”之称。本书就是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基础上,试图“换一个角度”对山西洪洞大槐树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不过,此话说来容易,转换的过程却相当艰难。其间的感觉就像歌中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如果说本书还算有一点创新的话,这一定得益于“换一个角度”,而笔者之所以能够真正转换到另一个角度,与社会史、区域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等理论和方法论的启发有直接关系。对于历史学本原问题的思索和探究开启了笔者的思路,拓宽了我的视野,使笔者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观察到了洪洞大槐树背后更为复杂生动的历史情境。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安史之乱
¥30.6¥6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9.9¥5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5.4¥48.0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3.0¥68.8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中国历史:大明王朝三百年
¥21.9¥69.8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愤激年代:漫画二战史(1931—1945)
¥19.6¥58.0 -
敦煌旧事
¥20.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