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

包邮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

¥15.7 (6.0折) ?
1星价 ¥15.7
2星价¥15.7 定价¥2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8663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265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00486633 ; 978-7-5004-8663-3

本书特色

《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青岛(辖七区五市)为研究区域,以近代(1840~1949年)为研究时限,在梳理基督教传播进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的关系,力图揭示异质文化间的传播规律。

目录

**章 封闭与开放——港口城市的崛起与基督教传播**节 “青岛”涵盖区域的逐步扩大一、海中的小岛二、海边的村庄三、渔航商贸口岸四、青岛开埠后的境域沿革第二节 近代青岛港口地位的提高和港口城市的崛起一、开埠之前胶州湾的港口和贸易状况二、青岛城市的崛起第三节 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一、教案是导致近代青岛社会变迁的直接原因二、殖民城市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基督教在青岛的发展三、基督教成为近代青岛城市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二章 对抗与冲突——青岛开埠前的基督教传播**节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概况一、基督教四次来华二、不平等条约与基督教传播第二节 基督教在青岛地区的早期传播一、禁教与传教二、女传教士慕拉蒂的传教活动三、郭显德与南北岭教堂四、早期基督教传播的特点第三节 教案与民族矛盾、文化冲突一、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国教案的频繁二、青岛地区的教案三、教案所体现的民族矛盾与文化冲突第三章 理解与对话——“模范殖民地”的文化盛事**节 从即墨文庙事件看儒家文化传统一、即墨文庙事件及其影响二、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第二节 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对近代基督教人华的反思一、明末清初基督教与儒家的对话与融通二、卫礼贤对近代基督教入华的反思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一、卫礼贤的文化观点——平等、尊重、对话、融合二、卫礼贤的儒家情结第四章 吸纳与融合——教会办学与近代青岛教育**节 时代主题——吸纳西方文化一、近代中国吸纳西方文化的过程二、上层知识分子对基督教认识的变化第二节 教会学校与清末教育变革一、教会学校在我国的兴起二、清末的教育改革第三节 近代青岛教育的中西交融一、近代青岛的教会学校二、近代青岛公立学校及私立学校的中西交融三、青岛殖民当局与清政府合办大学——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第五章 调整与适应——中国基督教的自立与本色化**节 新文化运动与非基督教运动一、新文化运动对于基督教的理性褒贬二、非基督教运动第二节 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一、中国早期的自立教会二、中国化基督教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第三节 本土化的努力——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一、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建立与发展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本土化努力三、从青岛青年会的档案资料看其四育活动及服务社会活动结语
展开全部

节选

《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以青岛(辖七区五市)为研究区域,以近代(1840—1949年)为研究时限,在梳理基督教传播进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的关系,力图揭示异质文化间的传播规律。作者认为,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青岛社会留下了基督教这种新的文化因素的印痕;另一方面,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地方志、地方档案馆所藏文献档案、实地调查访谈资料及数十种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孙顺华,1962年生,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1980—198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7年至今在青岛大学文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传播史、文化传播。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2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