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2207821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80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122078216 ; 978-7-122-07821-6
内容简介
作者集数十年对《伤寒论》的研究及临床经验,并采集历代伤寒诸家之长,就《伤寒论》每一条文,均按原文研读、提要、词解、白话语释、心得体会、解读药性、解读方义、临床应用进行论述。其中,解读药性又按概述、异名、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之发明、历代考证、各家论述、药用一一详细论及,从而有益于读者研究《伤寒论》。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相关工作人员参考,还可供热爱中医的人们阅读参考。
目录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白虎加人参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甘草干姜汤
芍药甘草汤
调胃承气汤
四逆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起三十一条迄一百二十七条)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麻黄汤
小柴胡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干姜附子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桂枝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茯苓四逆汤
调胃承气汤
五苓散
茯苓甘草汤
栀子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厚朴汤
栀子干姜汤
真武汤
小建中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桃核承气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救逆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抵当汤
抵当丸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起一百二十八条迄一百七十八条)
大陷胸丸
大陷胸汤
小陷胸汤
文蛤散
三物白散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半夏泻心汤
十枣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旋覆代赭汤
桂枝人参汤
瓜蒂散
白虎加人参汤
黄芩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连汤
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甘草附子汤
白虎汤
炙甘草汤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起一百七十九条迄二百六十二条)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猪苓汤
蜜煎导方
土瓜根方
猪胆汁方
茵陈蒿汤
吴茱萸汤
麻子仁丸
栀子柏皮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起二百六十三条迄二百七十二条)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起二百七十三条迄二百八十条)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辨少阴阴病脉证并治(起二百八十一条迄三百二十五条)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黄连阿胶汤
附子汤
桃花汤
猪肤汤
甘草汤
桔梗汤
苦酒汤
半夏散及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汤
四逆散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起三百二十六条迄三百八十一条)
乌梅丸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麻黄升麻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白头翁汤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起三百八十二条迄三百九十一条)
四逆加人参汤
理中丸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起三百九十二条迄三百九十八条)
烧裈散
枳实栀子豉汤
牡蛎泽泻散
竹叶石膏汤
黄连阿胶汤
附子汤
桃花汤
猪肤汤
甘草汤
桔梗汤
苦酒汤
半夏散及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汤
四逆散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乌梅丸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麻黄升麻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白头翁汤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四逆加人参汤
理中丸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烧裈散
枳实栀子豉汤
牡蛎泽泻散
竹叶石膏汤
参考文献
节选
《伤寒论方药新解》内容简介:作者集数十年对《伤寒论》的研究及临床经验,并采集历代伤寒诸家之长,就《伤寒论》每一条文,均按原文研读、提要、词解、白话语释、心得体会、解读药性、解读方义、临床应用进行论述。其中,解读药性又按概述、异名、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之发明、历代考证、各家论述、药用一一详细论及,从而有益于读者研究《伤寒论》。《伤寒论方药新解》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及中医相关工作人员参考,还可供热爱中医的人们阅读参考。
相关资料
协热利:指挟表热下利。本条论述素有痰饮的人患太阳病误下所致的两组变证。素体有寒饮之人,患太阳病,便不可攻下。误下后,太阳之邪热内陷,正气受挫,则会出现两种不同转归。若正气尚盛,误下后不致下利不止,但表邪内陷与水饮相结,留于胸膈心下,则结胸;若正气虚弱,一下之后,即下利不止,邪热下攻肠胃,便成为协热利,故云:“反之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这里“四日复下之”,不是指复用下法而是误下后不即协热而利。因表邪入里,有个化热过程。上段云:“太阳病二三日”后,复以“四日复下之”,正是相对为文。说明表邪入里化热的过程。因此,下后利止的转归是结胸,下后利未止的转归是协热利。成无己说:“太阳病二三日,邪在表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者,以心下结满,卧则气壅则愈甚,故不能卧而但欲起也。心下结满,有水分,有寒分,有气分,今脉微弱,知本有寒分,医见心下结而反下之,则太阳表邪乘虚入里,利止则邪气留结为结胸,利不止,至次日复如前下利不止者,是邪热下攻肠胃,为协热利也。”柯琴说:“不得卧但欲起,在二三日,似乎与阳明并病,必心下有结,故作此状。然结而不硬,脉微弱而不大,此其人素有久寒宿饮而不硬,脉微弱而不浮大,此其人素有久寒宿饮结于心下,非亡津液而胃家实也,与小青龙以逐水气。而反下之,表实里虚,当利不止;若利自止者,是太阳之热入与心下之水气胶持不散,必作结胸矣。若利未止者,里既已虚,表尚未解,宜葛根汤、五苓散辈。医以必下结为病不尽而复下之,表热里寒不解,此协热利所由用也。”140.太阳痛,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白话语释】太阳病,攻下以后,脉象急促,而不发展为结胸之证,这是就要痊愈了;若脉现浮象,则可能成为结胸证;脉现紧象,可能会出现咽部疼痛;脉现弦象,可能有两胁牵引作痛;脉象细数,是头痛还没有停止;脉象沉紧,很可能有恶心呕吐;脉象沉滑,可能出现协热下利;脉象浮滑,则可能会出现大便下血。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1.4¥68.0 -
中医手诊图释
¥9.4¥28.0 -
黄帝内经.灵枢
¥17.6¥52.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问中医几度秋凉
¥38.2¥59.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19.4¥68.0 -
中医诊断全书
¥24.2¥59.0 -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
¥16.5¥36.0 -
回生集
¥6.8¥9.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1.2¥32.0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19.6¥69.0 -
神农本草经
¥19.6¥69.0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4.5¥45.0 -
刮痧拔罐针灸指南
¥18.7¥59.0 -
黄帝内经 (全6册)
¥41.3¥168.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5.9¥49.8 -
临床常用百方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7.9¥23.0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4.5¥10.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15.4¥45.0 -
中医学:做自己的中医2
¥23.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