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应国访问记
读者评分
4.7分

古应国访问记

1星价 ¥10.1 (3.6折)
2星价¥10.1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83228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1页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507832280 ; 978-7-5078-3228-0

本书特色

《古应国访问记》:考古领队变使者,只身飘落千年外,穿越时空访古墓,双手推开应国门。

目录

续篇 穿越时空访古记一瓦,构筑空中楼阁,天下寒士可安居;一锨一耙。宅掘地下宝藏,历史岁月能穿透;古往矣,今来哉。**章 古墓“现身”废品堆废品堆,一个被忽视的地点,潜伏着多少被遗弃的国宝?九元钱,换回价值连城的青铜重器,一个尘封已久的神秘古国惊现于世!一、一个电话追回一件国宝二、失落的古国被找回了三、**次出使古应国第二章 敲开古国大门肩负国家的重托,满怀探索的激情,我们来到千年前。用'洛阳铲”探寻地层深处的秘密,叩开神秘古国的大门!一、“洛阳铲”带来的惊喜二、一号墓试掘纪实三、“郑国驻应国大使馆”第三章 对古应国的超级访问沉睡千年的古国,终于被我们的真诚打动,倾诉出段段惊心的往事,绽放了尘封千年的光辉。一、揭开古应国面纱的五个关键词二、采访古应国的主人们三、探寻古应国的生存之道四、倾听古国诉衷肠第四章 古应国墓葬发掘手记挖坟掘墓,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罪恶,对我们却是等待、寻找一个新世界……一、有一座墓让你明白:朱砂有每二、左挽妻右拥妾:发掘复国**应侯之基三、*早的外交礼品:发现“匍盔”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发掘应侯敌之墓五、风雨中的兴奋剂:发掘应侯再之墓六、独一无二的积石墓:发掘首位应侯墓七、我国*早的体育“奖杯”:发现“柞伯簋”八、别出心裁的设计:发掘大型贵族墓九、冰水里的抢救:发掘后期应侯墓十、千呼万唤始出来:发掘“大型基”十一、“鸟书”铭文:发掘应侯闭之基第五章 雪夜魅影:与盗墓贼赛跑厚厚的尘土、隐秘的墓门,精心设计的防盗措施,以及严厉的法律制裁,都挡不住盗墓者铤而走险的脚步。于是,在这块美丽的风水宝地,上演了一幕幕魔与道的殊死搏斗……一、千古谜案:北宋的盗墓者之死二、“顺手牵羊”的“12·9”盗墓案三、从地下远处,传来空灵的响声四、驻应国使馆人员绑架疑案五、被淹死的盗墓贼和漂回来的玉器六、分赃名单与盗墓疑团七、天下奇观:被困水中的青铜器八、被盗国宝流散记第六章 访问归来话行程长达21年的古应国访问真可谓:拿起一块陶片,说出一二三四五;揭开一页地层,看透上下五千年……一、应国基地发掘的四个阶段二、应国基地发掘的重要收获三、应国基地文物保护工作四、访问归来如梦游,闲话旅程忆应国结语——几句补充的话我们是派往古代的使者,经常行走于现在与古代之间。时间可以消融曾经的震撼与辛劳,却磨灭不了那些印刻心灵深处的记忆……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古应国访问记》关于古应国,历史文献上只言片语地记载,它是由周武王之子应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至于所处何地,国君是谁,历史有多长,则不得而知。所幸的是,从1986年至2007年的应国墓地考古发掘,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破解了应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谜团,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失落小国的真容。500余座墓葬的现身,10000余件文物的出土,使应国墓地的发掘跻身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古应国访问记》作者化身为现代通往古代的使者,以穿越时空访古纪实的形式,讲述了应国墓地发掘的全过程,以及考古人员、公安人员与盗墓分子的殊死较量,在为读者展现古应国神秘而辉煌的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展现出中国的考古人艰苦简陋的工作环境、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与坚持不懈的执著信念

相关资料

插图: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一棵棵植根于院墙外边的枣树上,绝大多数的树枝都像是有意地争相伸向桌子的上方。有的已经低垂至桌面,其末端都结着不少鲜红的大枣。它们使我想起了黄山上那几株伫立于山道旁边的“迎客松”,我忽然明白,原来它们就是欢迎并招待我们的院主人。坐下来后,我伸手摘下几枚大红枣,细细品尝,真的是很甜很香。又喝了一些清澈的玉泉仙水,真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就餐期间,从遥远的天空隐隐约约传来了婉约的“郑卫之音”,听得人如醉如痴,飘飘欲仙。这里真是一处难得一见的仙境啊!一路上连蹦带跳的搜狗在饮了玉泉之后,竟然沉睡于悠扬的音乐声中,不知它是正在欣赏仙乐,还是因为太累了。.夕阳西下,接近傍晚。于是,我们依照消费食量,留下了适当的费用,继续上路。不一会儿,面前出现一片低洼的桑树林。入口处写着“嫘祖园”三字。再向南望去。远远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好多树,这才想起大河村民曾经告诉过我们的地名,原来我们已经到了轩辕黄帝故里——具茨山,山下这片桑林正是黄帝之妃嫘祖教人农桑的试验田。嫘祖家住东南不远处一个名叫西平的西陵平夷之地,自幼十分聪明,成年后发明并推广养蚕丝织技术,教老百姓采桑叶养蚕,将蚕茧抽丝,用蚕丝织成锦缎,做成衣服,造福众多百姓,因此当时名闻天下的大英雄黄帝看上了她,娶她为妻。走在山问小道上,看到路旁的悬崖峭壁上,不知是用什么工具镌刻着一些类似动植物形象的简单图画,老乡告诉我们这是“岩画”。表现的是没有文字记载时期的人们的记忆片断,是隐藏着古代秘密的“天书”。此时已是黄昏时分,在我们望眼欲穿的期盼中,山道旁边有几间茅草房终于隐隐约约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显然这里就是我们今天晚上要投宿的驿站了。按照规定,在时空坐标系中,每隔50年的一个时空交叉点上就要设立一个驿站。

作者简介

王龙正,考古领队,1962年出生,1985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参加并主持过平顶山应国墓地、三门峡虢国墓地、郑州商城、郑韩故城等大型考古项目的发掘工作,分别在《文物》《考古》《考古学报》《华夏考古》《中原文物》等考古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与考古报告计40余篇,在商周考古与古文字学领域具备较高的研究水平。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