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案例解读本

包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案例解读本

1星价 ¥5.2 (6.5折)
2星价¥5.2 定价¥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118089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88页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511808905 ; 978-7-5118-0890-5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案例解读本》:权威文本选取标准文本,由权威立法机关审定并撰写条文主旨安全解读在重要法条下精选关联案例,通过案例解读法律条文实用信息条文下加注关联法规索引,书末附录文书范本、流程图等实用工具相关规定附录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以及其他实用政策信息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节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运用法律处理日常事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法律本身的专业术语过于艰深,学法的难度很大。为了便于读者学法用法,我们在编辑出版法律注释本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编写了这套案例解读本。本系列旨在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法律规定的具体内涵。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章 总则**条 立法目的第二条 调整范围[案例1] 企业内部承包引起的提成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第三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第四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协商和解[案例2] 劳动争议当事人协商和解案第五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案例3] 缺乏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的法院判决应当撤销第六条 举证责任[案例4]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违反劳动纪律承担举证责任第七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代表人制度第八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第九条 劳动监察[案例5] 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第二章 调解第十条 调解组织[案例6]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依法设立第十一条 担任调解员的条 件第十二条 调解申请第十三条 调解方式第十四条 调解协议[案例7] 调解协议应当及时、合法第十五条 申请仲裁[案例8] 王某调解协议反悔案第十六条 支付令[案例9] 王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调解协议案第三章 仲裁**节 一般规定第十七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第十八条 制定仲裁规则及指导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第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及职责第二十条 仲裁员资格条 件第二十一条 仲裁管辖[案例10] 王某劳动争议仲裁管辖争议案第二十二条 仲裁案件当事人第二十三条 仲裁案件第三人[案例11] 第三人王某劳动争议案第二十四条 委托代理[案例12] 受委托人委托权限内行为法律效力争议案第二十五条 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第二十六条 仲裁公开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案例13] 王某劳动仲裁时效中断案第二十八条 仲裁申请第二十九条 仲裁申清的受理和不予受理第三十条 仲裁申请送达与仲裁答辩书的提供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第三十一条 仲裁庭组成[案例14] 独任仲裁不适用于复杂劳动争议案第三十二条 书面通知仲裁庭组成情况第三十三条 仲裁员回避第三十四条 仲裁员的法律责任[案例15] 仲裁员私自会见当事人解聘案第三十五条 开庭通知与延期开庭[案例16] 当事人试图和解而获准延期开庭案第三十六条 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和缺席裁决[案例17] 被申请人拒不到庭的缺席裁决案第三十七条 鉴定第三十八条 质证、辩论、陈述*后意见第三十九条 证据及举证责任[案例18] 用人单位不能提供劳动者不认真工作证据而承担不利后果第四十条 仲裁庭审笔录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自行和解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调解第四十三条 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案例19] 王某工伤医疗费部分先行裁决案第四十四条 先予执行[案例20] 王某工伤仲裁先予执行支付案第四十五条 作出裁决第四十六条 裁决书第四十七条 终局裁决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提起诉讼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裁决[案例21] 仲裁员未依法回避而致仲裁裁决被撤销案第五十条 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第五十一条 生效调解书、裁决书的执行第四章 附则第五十二条 事业单位劳动争议的处理第五十三条 仲裁不收费第五十四条 生效时间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1994.7.5)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8.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节录)(2007.6.29)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 例(1993.7.6)《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 例》若干问题解释(1993.9.23)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1993.11.5)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1995.8.17)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2010.1.2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2009.1.1)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案例解读本》主要内容简介: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运用法律处理日常事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法律本身的专业术语过于艰深,学法的难度很大。为了便于读者学法用法,我们在编辑出版法律注释本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编写了这套案例解读本。本系列旨在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法律规定的具体内涵。

相关资料

我国于1987年恢复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随着1993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1994年《劳动法》的相继颁布实施,形成了“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即发生劳动争议先调解、再仲裁、再经两次审判的程序。这一程序制度对解决劳动争议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劳动争议处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近年来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大幅上升,争议案件日趋复杂,争议内容日益多样化,调处难度加大;二是劳动仲裁机构和人员非专业化的弱点日益显现出来,劳动仲裁规则层级低而且因地而异,缺乏公信力;三是劳动争议处理周期长,劳动者维权成本高。在总结劳动争议处理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从2005年10月开始起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草案尽*大可能将劳动争议案件解决于基层,强化调解,完善仲裁,加强司法救济,以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