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故-十九
读者评分
4.7分

包邮温故-十九:书脊或封面有瑕疵

1星价 ¥9.9 (5.5折)
2星价¥9.9 定价¥18.0
商品评论(3条)
ni6***(三星用户)

《温故》丛书,即使隔了好几年阅读,还是那么津津有味!

《温故》丛书,即使隔了好几年阅读,还是那么津津有味!

2018-04-18 15:25:04
0 0
201***(三星用户)

每本值得入手

内容甚佳,见到就收

2017-04-27 13:20:1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33999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3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563399987 ; 978-7-5633-9998-7

目录

特稿
 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
 稀世影像的迭代传奇
 圆明园的记忆
印象
 嘤园主人关友声先生
记忆
 刘宝
 我的母亲
回眸
 难忘毓文
人物
 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
 韩复榘其人
 胡适的家教
展开全部

节选

《温故(19)》内容有-徐家宁: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王军:圆明园的记忆;朱铭:嘤园主人关友声先生;周素子:我的母亲;朱锡侯:难忘毓文;张耀杰: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一石;魏邦良:胡适的家教;李绍职:那方水土;周允中:何满子与我父亲的交谊;筱毓:一位十级干部的住房报告。

相关资料

插图:1842年,摄影术在诞生仅仅三年之后就来到了中国,但此时清政府将外国人的活动限制在少数几个口岸城市,摄影术没能向北方传播。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法军测绘部的查尔斯·杜宾(Charles Dupin,1784-1873)和英军的随军摄影师费里茨·比托(Felice Beato,1834-1909)才成为*早给北京城拍照的人。《北京条约》签订之后,外国人驻留北京成为可能,他们在各国公使馆及大清海关等机构里工作,此时的北京与开埠后逐渐发展成繁华通商口岸的上海或天津完全不同,对外国人来说这里气候不适,街道污秽,物资匮乏,没有任何娱乐,总之生活非常枯燥。北京城西北方向上的西山一带是皇家珍视的宝地,也是外国人远离北京城里飞扬的黄土、调整身心的好去处。圆明园被焚毁后虽已成为一片废墟,还是一直有卫兵看守,不过位于整个园区东北角的西洋楼景区,由于地处偏僻,守卫稀松,外国人也能自由进入。从现存的一些数据中可以看到,赫德掌管大清海关后,海关的外国工作人员和家属们经常去西洋楼景区野餐游玩,这其中就包括恩斯特·奥尔末(Ernst.Ohlmer)恩斯特·奥尔末1847年出生于汉诺威王国(The Kingdom of Hahover今属德国)希尔德斯海姆(Hidestleim)附近的伯瑟恩(Betheln),是一名旅馆老板的长子。十几岁时他加入一支商船队前往中国,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他的船在中国海岸遭遇失事。1867年左右他在厦门开设了一家照相馆,以专业摄影师的身份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不过没过多久他就换了一份工作,从1868年5月开始,他进人大清海关工作,并按照海关职员的惯例起了个中文名字“阿理文”。在接下来的四十六年里他一直供职于中国的海关系统,从厦门到北京、广东、青岛,职位渐获提升。1914年退休后他与妻子一起回到希尔德斯海姆,直到1927年逝世。奥尔末于1872年8月到1880年4月在北京海关任职,他来到北京的时候,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已经十二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