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806837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9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218068374 ; 978-7-218-06837-4
本书特色
在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广东画家在主流画坛并无突出地位。但也偶有在画史中可圈可点者。比如苏六朋,他极具特色的风俗、历史类人物画便在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苏六朋的关注,似乎并未在学术界引起相应的重视。笔者便开始搜集有关资料,对在广东人物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苏六朋的生平事迹及其艺术风格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释读。
内容简介
苏六朋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去世的时间大约在1861年3月以后、1862年4月8日以前。字枕琴,别号怎道人、怎叔、枕琴子、枕琴道人、枕琴居士、枕琴道子、枕琴道士、南水村佬、南溪渔隐、南水渔郎、溪南渔叟、梦香生等,是清嘉庆、道光时期广东著名的人物画家。他别具一格的历史人物画、风俗画在广东美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绘画之外,苏六朋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他在清代广东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录
二、罗浮山结缘
三、在广州的艺术活动
四、关注社会底层
五、为历史人物造像
六、岭南漫画之父
七、指画名家
八、别致的山水、花鸟及白描画风
九、诗风与书法
十、薪火相传
十一、时名与后世评价
后记
节选
《苏六朋》内容简介: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编辑,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编辑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关资料
插图:笔者之所以略费笔墨介绍德堃其人其画,不外乎说明后来苏六朋在绘画技巧甚至在题材上均与其师有很多的相通之处。苏六朋的绘画多以历史或风俗人物为主,与德堃的言传与身教是分不开的。德垄的弟子除了苏六朋外,还有惠泉和觉泉二人。惠泉长于山水,觉泉长于人物,各得其一体,但真正能得其全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仅苏六朋一人而已。苏六朋早年在罗浮山学艺,与罗浮山结下不解之缘,其后在客居羊城的数十年间,断断续续来往于广州、罗浮,常在山中小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苏六朋《罗浮山水》轴中有自题日:"不到罗浮已十年矣,道光丁酉偕瘦石梁君,联袂登山,止延祥禅院。次日由宝积寺后摄履云梯,至石楼下。草深失路,日午始得凭栏远眺。下瞰群峰帖地,浑疑身在云端。但楼下石路欹斜,危甚,危甚!"题识中之"道光丁酉"即公元1837年。从以上数语可知,苏六朋在1827一1837年这十年间没上过罗浮山。但同时诗句又有:"昔持九节杖,三度登罗浮。"
-
大宋宰相王安石
¥22.6¥55.0 -
在彭德怀身边
¥7.6¥22.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1823.2-1901.11-李鸿章传
¥10.6¥32.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10.7¥28.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10.6¥30.0 -
宇宙中最微小的光
¥19.9¥59.0 -
洪业传
¥16.1¥42.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陶渊明传论
¥9.3¥26.0 -
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上下)(八品-九品)
¥18.8¥66.0 -
赶潮的人-蒋梦麟传
¥24.8¥70.0 -
蒋经国初登政坛
¥15.4¥38.0 -
重逢(最后的对话3)(精)
¥23.4¥59.0 -
执着的探索者:达尔文
¥8.6¥36.0 -
林肯传
¥10.0¥36.0 -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16.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