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历史到史学
读者评分
5分

从历史到史学

1星价 ¥28.0 (7.0折)
2星价¥28.0 定价¥40.0
商品评论(1条)
116***(三星用户)

北师的史学史研究

北师的史学史研究,还不错!

2014-06-14 12:21:0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1099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0页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303109920 ; 978-7-303-10992-0

目录

北魏太武灭佛原因考辨战国末期新道家的历史思想《史记》编纂体例之数的意义论匡正汉主是班固撰述《汉书·五行志》的政治目的从“荣经陋史”到“六经皆史”:宋明经史关系说的演化及意义之探讨从国家职能看明清官修史学明至清前期海外关系的变化与史学论明代经济史撰述的突出发展从“主干道”到“主于事”:晚明经世史学的实学取向及局限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张扬与史学评论引领历史向善:方孝孺的正统论及其史学影响“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唐顺之之实学及其转向的思想史意义薛应旃的理学特点与史学思想王圻纂著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社会科学运动与史学发展的新境界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试析陈寅恪晚年“著书唯剩颂红妆”之因道与势:传统史权与君权的紧张早期史官的制度形态与中国历史编纂致用传统的生成从“是/应该”问题看传统史学理论中的现代因素后现代理论视域下的问题意识与史学史的重写为史学求善而辩史学: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的思考
展开全部

节选

《从历史到史学》主要内容简介: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学术平台。科研实力颇为雄厚,在学术界声誉卓著。

相关资料

关于心学也是实学思潮思想渊源之一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说明:**,由于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旨在弥和程朱理学理论中性与情、道心与人心的二元紧张,将二者合而为一,统一落实于“心”——“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②但与此同时,这种努力又从新的层面构成了体现理性的“道心”与体现感性的“人心”纠缠为一体的理论困境,而这种困境的结果,是为走向“天理即在人欲中”,“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之途提供了可能。第二,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一个整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③即将“行”置于日常世界的具体展开之间,从而将道德性的“知”导向对纯粹实用知识的追求,将心性问题的探求转向外在世界的实践,形成形而上之“道”,落实于形而下之“器”,积极干预或参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而这正是实学思潮发生的思想路径。王阳明豪杰一生,事功卓著,其思想学术循于此径,唐顺之之学渊于阳明,其经世实学思想之发生,亦循之此径。故民国唐文治为《唐荆川先生年谱》序云:“阳明之学在致良知,一超顿悟,先生之学则以天机为宗旨,无欲为工夫。天机即心体之流行,寂而感,感而寂静无动,有涵实于虚,故虽视龙溪犹师,与念庵为友,而绝不拾无善无恶之余沉。”“先生战功学问文章大致与阳明同,而其文武兼资,更无稍或异。”④按所谓实学既将儒家的道德哲学与现实的经世意识结合,除注意传统的君子小人的人心之辨外,尤其注意经世致用之“用”;或者说除注意道德实践外,亦注意形下之制度建设和实际事务的操作。其实这点,即使王阳明本人,也非让人抛开实务而专于玄虚中求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