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52374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5页
  • 出版时间:2010-10-01
  • 条形码:9787115237439 ; 978-7-115-23743-9

本书特色

本书在系统地介绍OLED发展、产业化进程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OLED驱动技术、偏置电源设计与应用技术。本书尽量做到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力求使得从事OLED驱动电源开发、设计和应用的技术人员从中获益,使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OLED驱动电源的设计和应用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国内外OLED技术的发展动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OLED在显示与照明领域的*新发展和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OLED的技术特点、发光材料、发光原理、基本结构、彩色化技术、驱动方式、偏置电源、常用OLED驱动与电源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电路,重点介绍了OLED在显示及照明领域的应用技术。书中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和电路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附录中所给出的名词术语解释及中英文对照有助于读者理解本书内容。本书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电信、信息、航天、汽车、国防、照明及家电等领域从事OLED开发、设计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院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概述1.1 OLED的技术特点及发展历程1.1.1 OLED的定义及技术特点1.1.2 OLED技术及产品发展历程1.2 OLED技术及产业发展状况1.2.1 OLED技术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1.2.2 我国OLED产业发展现状第2章 OLED基础知识2.1 OLED材料2.1.1 有机发光材料2.1.2 OLED两大技术阵营2.2 OLED的发光原理和结构2.2.1 OLED的发光原理2.2.2 OLED的结构2.3 OLED的分类及彩色化2.3.1 OLED的分类2.3.2 OLED彩色化技术2.4 OLED技术发展动态及趋势2.4.1 OLED技术发展动态2.4.2 OLED的研发热点及发展趋势第3章 OLED的驱动方式及偏置电源3.1 OLED的驱动方式3.1.1 OLED驱动方式的分类3.1.2 PM-OLED与AM-OLED的电路原理3.1.3 PM-OLED与AM-OLED的比较3.1.4 PM-OLED的结构和发展方向3.1.5 AM-OLED的结构和发展方向3.2 OLED驱动技术与偏置电源3.2.1 OLED驱动技术3.2.2 OLED偏置电源3.3 OLED显示器电源电路3.3.1 OLED显示器电源电路的结构3.3.2 手持设备中OLED显示器的电源设计3.3.3 便携式电子设备OLED的电源解决方案3.3.4 基于FAN5099和FAN2108的14.1英寸AM-OLED电源解决方案3.4 OLED电源电路的设计3.4.1 基于MAX668/MAX669的OLED电源电路设计3.4.2 基于MAX8570的OLED电源电路设计3.4.3 基于LM3509的白光LED/OLED电源电路设计3.4.4 基于MAX629的OLED电源电路设计3.4.5 基于MAX1524的OLED电源电路设计3.4.6 基于LT1930的OLED电源电路设计3.4.7 基于LT1615/LT1613的OLED电源电路设计第4章 OLED驱动与电源集成电路4.1 OLED驱动集成电路4.1.1 OLED驱动集成电路SSD13294.1.2 OLED驱动集成电路SSD1303/SSD13324.1.3 OLED驱动集成电路SSD1339/SSD1338/SSD1351A4.1.4 OLED驱动集成电路PT6807/PT68084.2 OLED电源集成电路4.2.1 LT系列OLED电源集成电路4.2.2 LTC系列OLED电源集成电路4.2.3 MAX系列OLED电源集成电路4.2.4 TPS系列OLED电源集成电路4.2.5 其他系列OLED电源集成电路第5章 OLED应用技术5.1 OLED显示技术5.1.1 OLED显示器及应用领域5.1.2 OLED手机显示面板与大尺寸OLED显示器5.2 OLED照明技术及应用5.2.1 OLED高效节能固态光源5.2.2 白光OLED器件5.2.3 OLED照明技术5.2.4 OLED照明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附录附录A 显示器名词解释附录B 发光材料名词解释附录C 有机化学名词解释附录D 显示技术中的英文缩写_附录E OLED技术术语中英文对照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OLED驱动电源设计与应用》结合国内外OLED技术的发展动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OLED在显示与照明领域的*新发展和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OLED的技术特点、发光材料、发光原理、基本结构、彩色化技术、驱动方式、偏置电源、常用OLED驱动与电源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电路,重点介绍了OLED在显示及照明领域的应用技术。书中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和电路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附录中所给出的名词术语解释及中英文对照有助于读者理解《OLED驱动电源设计与应用》内容。《OLED驱动电源设计与应用》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电信、信息、航天、汽车、国防、照明及家电等领域从事OLED开发、设计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院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相关资料

插图:②载流子的迁移。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输送层和空穴输送层向发光层迁移。③载流子的复合。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激子。④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跃迁产生光子,释放出能量。对OLED的发光机理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研究。①电极与有机物的界面。通过降低有机物与金属阴极的界面势垒可以改善OLED的性质,对于ITO阳极,可采用化学掺杂的方法改善界面,降低注入载流子的势垒。②电荷的注入和传输。主要是建立电荷注入模型及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等。为了实现复合,由阳极注入有机物的空穴数应和由阴极注入的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及发光。OLED器件的关键就是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可用朗之万理论模拟这一电荷的复合过程。有机发光的机理尚未完善,人们还在不断研究。有机发光的颜色取决于发射层有机物分子的类型,生产商会在同一片OLED上放置几种有机薄膜,这样就能构成彩色显示器。光的亮度或强度取决于所施加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光的亮度就越高。就原理而言OLED与LED类似,但驱动电压相差甚多。LED的工作电压为3V上下,而一般PM-OI。:ED的工作电压则为8V以上。此外,LED的磊晶厚度为毫米级,而OLED器件的厚度仅为数百纳米。因此,OLED器件的工作电场强度大于LED,其主要原因是0LED的导电度低,由于有机材料的电子及空穴迁移率仅为半导体磊晶的百万分之一,加上能隙较大,导致载子浓度甚低。因此,如何降低OLED器件的驱动电压以提升电光转换效率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除了降低驱动电压以外,对于目前的荧光材料系统,激子由于选择率的限制只能经由单线态发光,即仅有25%的电能可转换成光能,导致*大的内部量子效率为25%。鉴于此,目前有许多研究正朝向磷光材料的开发,以提升内部量子效率。磷光发光材料为使用铱、锇或铂等过渡重金属元素为基底的有机材料,借助其半满或空轨域,可将能量转移至有机配位基,使激子经由内部系统转换至三线态发光,因此其内部量子效率可大幅提高。问题在于:由于相对于荧光发光材料而言,磷光发光材料的载子生命期较长,因此,当注入电流增加时较易发生激子堆积,使发光效率下降。此外,由于能量转移机制有异于一般荧光材料,OLED器件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此外,发光材料的开发亦为此技术不可缺少的要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