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石岑哲学论著

包邮李石岑哲学论著

1星价 ¥25.2 (8.4折)
2星价¥25.2 定价¥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80287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2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545802870 ; 978-7-5458-0287-0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哲学、宗教、美育、艺术等方面的论文十二篇以及于20世纪20年代应各学校、团体之邀所作的十五篇讲演,涉及怀疑与信仰、哲学与人生、佛学与人生、教育与人生等哲学与生命论题,既介绍西方学说,又参以中国传统学说,从中可见作者对东西文化会通之努力。本书既是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又对读者思考人生、社会诸多问题颇具参考价值。

目录

自序——思想方法上之一告白
挽近哲学之新倾向
尼采思想之批判
柏格森哲学之解释与批判
倭伊铿精神生活论
艺术论
宗教论
本能论
美育论
英德哲学之比观
社会改造之哲学——以根本的经验论为出发点
教育哲学概述
现代哲学杂评
展开全部

节选

《李石岑哲学论著》收录作者哲学、宗教、美育、艺术等方面的论文十二篇以及于20世纪20年代应各学校、团体之邀所作的十五篇讲演,涉及怀疑与信仰、哲学与人生、佛学与人生、教育与人生等哲学与生命论题,既介绍西方学说,又参以中国传统学说,从中可见作者对东西文化会通之努力。《李石岑哲学论著》既是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又对读者思考人生、社会诸多问题颇具参考价值。

相关资料

当其举全心决定或否决之时,既为自我全体之活动,则不容有论理的解释,故“愈不言理由,则自由之所存者愈深”。[1]由是可知柏氏之自由论重全体的绵延的活动,融会一切情感思想,而浑然以全我动作之,与一切重部分分解之理知的说明所谓决定论者有别。故决定论者所倡之自由论为理知的自由论;柏氏所倡之自由论为直观的自由论。柏氏本此见地,以建立其直观哲学,阐扬其创造进化论,盖非无据之言矣。柏格森反对决定论之要点,以谓因果的规定,施之无生命之物质则可,施之绵延之生命则不可。何以言之?夫施以因果的规定,不计过去与现在乃至未来,一律视如延长之连锁然。一定量之过去,谓必产生一定量之现在;一定量之现在,谓必产生一定量之未来;视现在、过去、未来、若赋有一般性,无所谓具体的与性质的特征;是则时间之为物,与等质同量之空间何以异?是岂所以语于意识状态者耶?夫在无机的物质界中,固未尝不可以是理绳之;然在意识状态则不尔。意识状态岂惟未可以推测未来,抑且不能追溯过去。且过去之为物,非如空间的过去,与现在不相关联。盖过去即包摄融化于现在之中,现在复孕育未来之种子,为不绝的生成变化。此岂适用于空间的范畴之因果法所可绳之耶?此正所谓生命之本质也。决定论中有所谓物理的决定论者,恒以物理的因果法,如物质不灭之法则,演绎非物质之精神现象,其慎也实甚!唯物理的决定论,原从吾人知性之实际的要求而产生,实亦不过心理学的决定论而已。

作者简介


    李石岑(1892-1934)原名邦藩。枧头洲人。民国2年(1913)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4年,与潘培敏,李大年,丘夫之等在东京发起组织“学术研究分”。5月6日,编辑出版《民锋》杂志,抨击军阀专权、政治混乱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被日本政府查封。回国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并在上海继续主编《民铎》。9月1日至次年7月,兼任《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笔。11年1月至次年夏,任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主编,文名大震。上海大夏大学、华光大学、国民大学等争相礼聘为哲学、心理学教授。      李石岑由日本回国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夕,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认为要改变中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