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包邮中国的造纸术
早在公元21世纪我国就制成了麻纸,比欧洲早1400多年。后传至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囊欧洲。造纸术是我国科学技术中最值得骄傲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78322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91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507832204 ; 978-7-5078-3220-4
本书特色
造纸术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在推动中国和全世界的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潘吉星研究员一直坚持在纸史领域耕耘,特别偏重对纸史中技术和应用部分的研究,解决造纸技术起源及其发展问题,探讨各种纸原料、制造技术、在社会上用途的推广和印刷中应用等,并对纸的西传及其影响作了深入的研究。
内容简介
早在公元21世纪我国就制成了麻纸,比欧洲早1400多年。后传至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囊欧洲。造纸术是我国科学技术中*值得骄傲的一部分。
目录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纸技术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技术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造纸技术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造纸技术
第六章 中国造纸术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第七章 造纸术在中亚、西亚和北非
第八章 造纸术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节选
《中国的造纸术》:早在公元21世纪我国就制成了麻纸,比欧洲早1400多年。后传至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囊欧洲。造纸术是我国科学技术中*值得骄傲的一部分。
相关资料
插图:汉代纸一般较厚重,而两晋南北朝纸比汉纸稍薄,且有明显的帘纹。从技术上看,两晋南北朝时是用类似现今传统方式抄纸的活动帘床纸模抄造的。这类模具由竹帘及木床架两部分构成,再用两根边柱使二者紧贴在一起,可合可拆。将二者合起时放纸浆中捞纸,滤水后将竹帘取下并将其上的湿纸置于木板上;再将二者合起重行捞纸,取下竹帘并将湿纸置于上次抄出的湿纸上;如此重复,*后将叠在一起的湿纸压榨去水,再行干燥。这种可拆卸的抄纸器的优越性在于用同一模具可连续抄造出千万张纸,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捞出的纸紧薄而匀细。活动帘床抄纸器起于何时,只能从出土实物中作出判断,至迟在魏晋时已普遍使用,看来是在汉代抄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抄纸器在此后1000多年间通行于全世界。
作者简介
潘吉星,男,1931年出生,1954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毕业,专攻科学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科学史研究院(巴黎)通讯院士。著有《中国造纸技术史》、《宋应星评传》、《中外科学之交流》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书。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高等职业教育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教材)
¥26.3¥46.0 -
发电厂电气部分
¥38.1¥58.0 -
植物进化的故事
¥19.9¥59.0 -
数控车工
¥5.9¥11.5 -
小家电使用与维修
¥4.3¥11.5 -
低空无人机集群反制技术
¥82.6¥118.0 -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广州公交服务再提升探索与实践
¥65.0¥80.0 -
数据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技术
¥57.9¥79.0 -
金属切削液配方与制备手册
¥142.6¥198.0 -
手术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118.9¥169.8 -
汽车车身构造与修复
¥30.7¥45.0 -
群目标分辨雷达初速测量技术
¥42.4¥69.0 -
秸秆挤压膨化技术及膨化腔流道仿真研究
¥45.0¥55.0 -
NVH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
¥109.7¥159.0 -
电力系统分析
¥23.8¥38.0 -
继电保护原理
¥30.4¥49.0 -
不确定条件下装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应用
¥60.4¥99.0 -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
¥39.0¥69.0 -
船舶分段装配
¥58.6¥80.0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退化系统剩余寿命智能预测技术
¥61.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