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29023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10-10-01
  • 条形码:9787030290236 ; 978-7-03-029023-6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若干常见热物理现象及其解释、热物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分子运动论和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和相变、物系及其热力学函数、统计物理、涨落和涨落的准热力学理论等。

目录

前言第1章 若干常见热物理现象及其解释1.1 与热物理学有关的一些日常现象1.2 不能利用透镜聚焦辐射使物体升温到任意高温度1.3 关于表面张力的两个演示实验及其解释1.4 表面张力的几个问题1.5 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第2章 热物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2.1 多原子分子与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2.2 关于相的定义2.3 新旧摄氏度的差别2.4 焦耳实验和焦耳定律2.5 焦耳定律与理想气体物态方程2.6 范德瓦耳斯物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关系2.7 一个似是而非的卡诺循环2.8 热力学**、二、三定律的独立性2.9 逻辑循环论证一例2.10 对《物理教学问题荟萃》(力学、热学)一书中若干提法的商榷2.11 对“关于施特恩一格拉赫实验”一文的补注2.12 关于化学势是否等于零的问题2.13 玻尔兹曼分布的微小偏离所引起的微观状态数的变化2.14 理想气体熵的正确表示式2.15 八面体的各晶面的夹角不是直角第3章 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3.1 由玻意耳定律导出焦耳定律的一种尝试3.2 重力场中的理想气体3.3 重力场中地面处的分子数密度将随温度变化3.4 一个关于大气压强的疑难问题及其解决3.5 压强和内能密度之间的关系3.6 关于分布函数极大值位置的讨论3.7 泻流出来的气体分子不遵守麦克斯韦速率分布3.8 对泻流过程的分析3.9 范德瓦耳斯系数6的一种近似估算方法3.10 实在气体压强与器壁性质无关的一个简易证明3.1l 根据分子力求实在气体的压强和物态方程3.12 液体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3.13 液体表面层中存在张力的一个证明3.14 对穿过截面分子数的一种定性分析3.15 穿过参考截面的分子自由程的平均值必定大于全体分子自由程的平均值3.16 气体分子的各种平均值3.17 气体输运过程的初级理论第4章 热力学过程相变4.1 理想气体的直线过程4.2 理想气体在准静态过程中的吸放热和升降温4.3 关于理想气体等温线和绝热线交点的讨论4.4 对一道热学习题的讨论和解答4.5 关于任意循环和实际热机的效率4.6 也谈《熵的变化与热力学过程方程之间的联系》4.7 焦耳系数和焦耳,汤姆孙系数以及焦耳实验和焦耳,汤姆孙实验中的温度改变量4.8 气液间绕过临界点的转变4.9 范德瓦耳斯气体的等面积法则4.10 以温度和熵为参量的多方过程4.11 利用温-熵图证明卡诺循环的效率*大4.12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方程4.13 多方过程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4.14 空气对冰的饱和蒸汽压的影响4.15 关于化学反应因某组元耗尽而终止的问题第5章 物系及其热力学函数5.1 麦克斯韦关系记忆法5.2 磁介质系统的热力学方程及其麦克斯韦关系5.3 对理想气体摩尔吉布斯函数的一个注记5.4 单元二相系中的化学势5.5 关于多元系的偏摩尔吉布斯函数5.6 化学平衡常量探微第6章 统计物理6.1 *概然分布、微观状态数及其相关问题6.2 论微正则系综中从能量曲面上计算理想气体的微观状态数6.3 *概然分布与非孤立系6.4 正则系综分布函数与孤立系统6.5 理想玻色气体经绝热过程不可能发生相变6.6 光子气的能量、热容量和压强6.7 关于辐射场能量公式推导的一个讨论6.8 电子气比热的近似估算6.9 理想气体混合前后热力学量的改变和各种佯谬6.10 氢的转动配分函数及其热力学性质6.11 量子理想气体吉布斯定理的证明6.12 弹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6.13 一维谐振腔中理想玻色气体的热力学性质6.14 负比热、相变以及粒子从势阱中溢出6.15 二维伊辛模型矩阵解法中一个自旋矩阵表示的证明第7章 涨落和涨落的准热力学理论7.1 低温下热力学平衡态的一个普适判据7.2 简单体系的温度涨落的发散问题7.3 系综分布和它的小涨落近似7.4 关于能量涨落的一个问题7.5 有关涨落的一个问题7.6 对一个涨落公式的订正7.7 涨落的准热力学理论(一)7.8 涨落的准热力学理论(二)7.9 对孤立系涨落的讨论附录附录A附录B索引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热物理教与学随笔集》是热物理学教学研究著作,是刘全慧、沈抗存两位教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学习、研究、讲授热物理学相关课程时不断探究所获结果的集中展现。主要内容包括若干常见热物理现象及其解释、热物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分子运动论和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和相变、物系及其热力学函数、统计物理、涨落和涨落的准热力学理论等。基本涵盖了大学本科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概念性问题。《热物理教与学随笔集》另有两个附录:附录A为作者和王竹溪、deGennes等讨论热物理学的一些文献资料,附录B列出了尚未彻底解决的两个问题。全书概念准确、分析透彻、简明易读、实用性强。对大学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物理类专业教师、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都有参考价值。

相关资料

插图:1.1.1 泡沫聚集将杂粮粉和水在器皿中搅拌后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表面上将会出现一层泡沫,接着这层泡沫将向器皿中央聚集。若器皿偏置于火上,就会发现泡沫将向温度较低的一边聚集。若将已聚拢的泡沫重新搅拌到整个表面,只要停止搅拌,它们又会向中央或边缘聚集。上述现象是因表面张力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致。1.1.2 南方春天水泥地板回潮春季,南方空气潮湿,地表层温度不高,水泥块(相对于木材、泥土等)传热较快,致使水泥地面温度较低。一旦地面温度等于或低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时,蒸汽就会在水泥面上凝结。即使白天,甚至午后,只要上述条件成立,水泥地面上的回潮现象就不会消失。夏季,虽然空气也潮湿,但地表层温度较高,即使在夜晚,地面温度也低不到水蒸气分压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故地板不再回潮。同样的道理可以分析室(小车)内玻璃窗的水汽凝结现象。

作者简介

刘全慧,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2月出生于湖南华容,1982年毕业于湘潭电机制造学校电器自动化专业。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系,导师赵祖森教授,学位论文《Z2规范场的相结构研究》,获得同济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导师彭桓武先生和欧阳钟灿院士,学位论文《1.一种均匀密度星在谐和坐标F的严格解2.Helfrich模型一个解析解所给出的形状族与两个实验效应》。曾游学欧美,是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长期讲授《普通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课程,主要研究兴趣在统计与凝聚态物理、量子力学等。沈抗存,湖南大学教授。1935年12月出生于湖南湘乡,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曾任湖南大学校务委员、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半导体物理教研室主任、基础部(系)副主任、应用物理系主任,校教学督导团副团长、校(系)教学督导团(组)成员等职。讲授过《大学物理》、《力学》、《热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量子统计物理》、《基础理论物理》、《半导体物理》、《晶体管电路》等课程。1997年(湖南大学退休)至2007在邵阳学院和湖南理工学院讲授《力学》、《理论力学》、《热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固体物理》等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