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生土建筑的生命机制—环境艺术专业博士论丛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11212449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7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112124497 ; 978-7-112-12449-7
内容简介
本书编自作者的博士论文(《机制文化与生土建筑的发展——黄土高原生土建筑人居环境的生态价值研究》)。
“绿色生活、低碳经济”等概念是当下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的迫切要求,以建筑为主体的人居环境既是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一大根源,又是人类文明价值体系的一大载体,对于古老而极具生态价值的生土建筑研究,本文因此从支撑这一人文创造活动的机制文化研究做起。
人居环境的背后是人,它既是人类生命存有模式的物质化转述,也是人类生命意义的延伸,因而有着复杂的精神结构,它关涉到人与天地、人与人、心与物之间相互关联的人类生命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黄土地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以生命为*高原则来审视一切存有关系的哲学体系,本文故此以人的生命文化理念为价值核心来溯源传统人居环境的文化原型。
目录
**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1.1 建筑存在的原型及意义
1.1.2 走向终结的神话
1.1.3 尴尬的文明
1.1.4 生态文明理念生成的弱脉
1.1.5 生态与生土建筑
1.2 选题的价值
1.3 研究对象及目的
1.4 国内外有关生土建筑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黄土高原的生土建筑及语言嬗迭
2.1 黄土高原的生土建筑与黄土文明的足迹
作者简介
王晓华 ·1986年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毕业,1990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2006年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至今,201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3年~2008年参与科技部“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文化部“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研究,并发表《陕北民居考察报告》。 ·2005年论文《常氏庄园的空间意象》发表在《中国建筑年鉴》。 ·2008年合作论文《奥运对北京城市区域及形态的影响》发表在《建筑师》杂志第133期。 ·2008年论文《空间文化的更新在于通感的开拓》获“第三届为中国而设计”优秀论文奖。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8.7¥59.0 -
为建筑看相
¥17.6¥45.0 -
小户型空间放大术
¥19.6¥58.0 -
营造法式
¥54.9¥98.0 -
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
¥58.2¥88.0 -
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乡土漫谈(精)/大家小书
¥15.8¥39.0 -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中:砖雕集
¥284.2¥980.0 -
城市化-城市地理学导论-(原书第3版)
¥35.2¥90.0 -
重新设计城市-原理.实践.实施
¥20.7¥58.0 -
现代建筑
¥40.9¥114.0 -
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
¥20.7¥58.0 -
饰物 寓意-家装中的吉祥元素
¥7.3¥25.0 -
居家风水
¥23.0¥68.8 -
艺苑畅游丛书-锦彩纹饰
¥21.9¥58.0 -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6.6¥54.0 -
材料与空间:设计美学
¥40.4¥68.0 -
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消耗量标准:1.0版
¥29.1¥39.0 -
中国人居印象75年(1949-2024)
¥44.5¥58.0 -
T/CSOTE 0006-202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导
¥24.7¥30.0 -
未来人居: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小户型设计竞赛作品精选集
¥118.5¥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