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012721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2页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300127217 ; 978-7-300-12721-7
本书特色
《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目录
节选
《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内容简介:国际经济是国内经济运动跨越国界的延伸。国际经济学是用一般经济学原理分析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运动的产物,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目前世界各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其所属的经济学科专业中,都将国际经济学作为重要的经济学分支予以开设。1998年成立的教育部首届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建议中国的财经类专业将《国际经济学》列为必修课程。本教材是依据中国人民大学提交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体系中《国际经济学大纲》,并结合该分支学科的一些新规范内容进展编写的,可供财经类学生作为教科书使用,或其他专业人士参考。《国际经济学简明教程》的编写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每年均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内外讲授该学科,也曾在欧美的大学讲授过该课程。这本教材是在编写者教案的基础上,请教前辈,求助于同行,并让学生多次对讲授和教案进行评估,*终形成的。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外大量的教科书,尽量以规范为主旨,把握学科基本内容,同时注重保持与国外通行主流教材在内容、结构、体例上的一致性。由于国际经济实践的迅猛发展,且囿于编写者的水平,教材中肯定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真诚希望读者指出,以便今后对本教程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
相关资料
插图:一、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以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为基本内容的当代国际经济学,也称为西方国际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的40一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殊的国际背景、经济学理论的变革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为当代国际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西方经济学为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基本的结构框架、主要的分析工具。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沿革做一个简略的回顾。(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回顾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历史进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家庭曾经是人类从事生产与消费活动*为普遍的基本单位。在经济学说史上,将与这一经济模式相适应的家政学中有关经济学的内容视为经济学的史前阶段。家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家庭,即在既定收入的条件下,如何追求家庭*大的经济福利。这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即便是今天,只要一个家庭的收入是有限的,家庭成员是理性的,该命题依然是正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个家庭之间在经济上开始发生联系,形成新的、具有独立经济运行决策的基本单位,对一个家庭的研究扩展到对这一新的生产单位的研究,即开始研究企业的行为了。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取得*大利润;要素提供者在收人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效用*大化。因此,经济学也就从家政学发展到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们对于微观经济学不同问题的看法,如研究价格问题、消费者行为问题、生产理论、厂商均衡、要素价格以及福利经济学,等等。在微观经济学中,人们认为,企业在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时,由货币选票(以脚投票)决定;在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时,通过竞争决定生产中使用的技术;而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时,则由要素价格决定。人们在研究企业时,十分注重资源的有效配置,注重收入分配的激励性,考察商品与要素市场的有效性。当一个国家的所有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有机地结合成为国民经济时,宏观经济问题便进人了研究者的视野。作为一个国民经济,即宏观经济,它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如经济周期、商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需求管理,等等。概括地讲,宏观经济的目标有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而作为宏观经济中各个微观经济单位,追求的仍然是经济福利,即如何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获得*大的利润,以及人们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获得*大效用。由于宏观经济目标中存在着国际收支平衡,这意味着经济的开放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有机产物。宏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同的经济体之间形成了内在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从而表明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客观基础已经具备,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就应运而生了。
作者简介
黄卫平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作为富布赖特高级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研究。任教育部经济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高评委员会委员,社科院美国所、亚太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美国经济学会、欧盟经济研究会等学会的理事或常务理事,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国际顾问组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国际商务、经济发展等。主要代表作有:《GATT与走向开放的中国经济》、《亚洲经济中的龙》、《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经济学》(第2版)、《走向全球化》等。 彭刚经 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世界反贫困、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战略、政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代表作有:《国际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经济学》(第2版)、《西方公司理财实务》、《国际营销渠道策略》等。
-
博弈论
¥10.9¥3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4.1¥68.0 -
图解资本论
¥13.0¥46.0 -
思考.快与慢
¥45.9¥69.0 -
国富论
¥9.7¥35.0 -
资本论
¥28.1¥59.8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28.6¥46.0 -
不公正的胜利
¥26.8¥68.0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46.0¥75.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1.8¥56.0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2023新版
¥45.2¥69.0 -
博弈论
¥28.4¥49.8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美国经济新观察丛书失去的年代:美国债务危机的起因与漫长复苏
¥18.3¥48.0 -
经济学原理
¥17.9¥49.8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4.0¥55.0 -
资本论
¥18.6¥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