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喀什噶尔

包邮重返喀什噶尔

1星价 ¥13.5 (4.5折)
2星价¥13.5 定价¥3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813246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12
  • 出版时间:2004-01-10
  • 条形码:9787228132461 ; 978-7-228-13246-1

本书特色

《重返喀什噶尔》以一个东方学家的眼光,通过对喀什噶尔的回忆思考,对这历史性的变革做了准确、客观、入木三分的描写。全书是以经历了半个世纪再回到中国来展开其笔墨的。书中对二三十年代之交的喀什噶尔和新疆,则满怀思念之情。在他的笔下,半个世纪仿佛只隔了一瞬间,喀什噶尔的色彩、喀什噶尔的气息、喀什噶尔的神秘诱人、喀什噶尔的古朴质直……就像抒情诗,就像民间歌谣,直接跨越了流失的岁月,从书本流向每一个读者的心间。实际上,他回忆的是自己的青春。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雅林先生两次来新疆——1929-1930年、1978年——的观感。

目录

出版说明
新疆考古发现与西域文明 宿 白
中国边疆研究60年与西域探险考察马大正
从喀什噶尔开始(代序)杨镰
——贡纳尔·雅林及其东方学研究
**卷 重返喀什噶尔——对中亚的回忆与思考
第二卷 新疆的语言、历史与文化
附录 隆德大学图书馆雅林维吾尔文和其他东方手稿文书收藏部及收藏品简介
后记
编译说明
展开全部

节选

《重返喀什噶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喀什噶尔和新疆,满怀思念之情,在雅林的笔下,半个世纪仿佛只隔了一瞬间,喀什噶尔的色彩、喀什噶尔的气息、喀什噶尔的神秘诱人、喀什噶尔的古朴质直……就像抒情诗,就像民间歌谣,直接跨越了流失的岁月。

相关资料

这位学院领导还告诉我,自从学院成立以来,毛主席和周总理非常关心和支持该学院的工作,毛主席曾14次亲自接见学院代表,周总理也曾亲自视察过民族学院。华国锋主席也对学院的各项活动非常关心,在1977年6月,他接见了由2000名民族学院师生组成的一个代表团。北京的这所民族学院是中国不同地区另外10个类似的民族学院的中心。中国*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新疆,新疆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有12个少数民族。其次是西藏,虽然境内有5个少数民族,但藏族人口占绝大多数。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但他们居住地区的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0%一60%。北京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有30万。据说,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两个民族把汉语作为他们的母语,他们是满族和回族。我们参观了这个公园式的学院里的几座教学楼。许多学生正尽情地享受美丽的秋天的景色。我们先参观了一间教室,学生们正在上维吾尔语语法课,得到允许,我问了教师和学生的情况,讲课的老师是位汉族人,学生来自新疆各地,都是维吾尔族。这位教师显然精通维吾尔语,后来才知道她也参加了《维汉大词典》的编写工作。当然,学生们的汉语水平也相当好。接着我们又走进了另一幢楼,一楼是少数民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实物,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物,也有许多简单明了的宣传材料。大部分是表现旧社会地主剥削压迫的图片,许多图片的确使人惨不忍睹,特别是反映西藏情况的图片,更是如此。根据这些图片,西藏的“贵族”所使用的手段骇人听闻,那些被砍掉双臂、双腿,削去鼻子的人们的图片,把这些“贵族”残害人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我们还参观了学院的图书馆,我必须承认这个图书馆令我失望。因为图书馆里一书架又一书架的书,都是译成维吾尔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文的毛的著作,我没看到几本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的其他书籍。没有人指责“四人帮”与此有关。但我相信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学书籍的稀缺与在“文化大革命”中把少数民族置于对立位置有关。我们到教师阅览室转了一圈。那里非常宽敞,光线充足,参考书很完备,一本未缩略的《韦氏词典》摆放在一张单独的桌子上。参观结束后,我们一起座谈了这个学院的情况,也讨论了有关民族教育的问题。他们请我提出批评建议。我说我不够提出批评的资格,但是我将很高兴谈点个人的意见。比如说,我很想知道是否有一部新疆文献目录。日本已编辑出版了一本这样的文献目录,但它过时了。文献目录对任何研究工作都是基础,必不可少,再没有什么比为全新疆丝绸之路研究的所有出版物编一本完整的文献目录更为有用的了,这部目录涉及到所有的学科:历史、考古学、语言、民族学和民俗学等等。讨论中,瑞典拉普兰人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很明显,我们瑞典的这个少数民族使他们产生兴趣是为了进行比较。我告诉他们,在瑞典,对于拉普兰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是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拉普兰学者已做了许多研究,对拉普兰语语言标音工作已获得详细的记录资料,并对拉普兰人的地名、神话、传说、信仰等等,都已有详尽的资料汇编。我向他们提出了建议,说在新疆,类似的资料同样丰富,有待于整理研究。过去对维吾尔语方言研究得不多,对方言语言记录工作做得太少。新疆有极其丰富的民间传说、民俗文学、谜语、谚语、语言表达形式。所有这一切,极有可能追溯到那些早已消失的文化时期。我对他们说,既然你们让我提建议,那么我的建议是:抢救那些能够抢救的一切新疆民间文学。这些民间文学建筑在口头传承的传统方法之上,而不是靠书本和期刊而得到传承。找到那些年纪已50岁、60岁、70岁的老人们,他们可能还记着,并能讲那些民间故事。但时不待人,20世纪的现代化运动会很快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要使民族文化和文学存活下去,就需要尽全力去工作。前往乌鲁木齐倾盆大雨可以使任何城市,甚至包括像巴黎这样的城市,看上去毫无生气,一派惨状。北京也不例外。9月6日,当我们——两位姓王的中国人和我——清晨离开北京饭店,驱车前往机场时,北京正下着瓢泼大雨。大街上到处都是人,他们骑着自行车,披着灰绿色的雨衣,或头上顶着形状各异的塑料单子。灰绿色遮盖住了他们穿的衣服,颜色显得很单调,偶尔,一两件淡绿色或淡蓝色的雨衣打破了这种单调的色彩。公共车站上,人们撑着雨伞,冷丝丝地在等车。市区中心的大街上车辆拥挤,但过了一会儿,交通拥挤状况就好多了。通往飞机场的路上,视野开阔,长长的林阴大道的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树木和灌木丛,公园和田野不断地从我们面前闪现而过。除开它的巨大面积和缺乏生气的一面,北京的绿化搞得相当不错。9点25分,到乌鲁木齐去的班机正点起飞,非常准时。这是一架英国造的三叉戟客机,飞机座无虚席。除了一对阿富汗夫妇和我之外,乘客中再没有外国人。我很少见到过这样的景象:乘客们把随身携带的物品装进形状各异的小包,许多人的行李超重了,但乘务员却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我们3个人被安排在机舱后部的座位上,我请求调换一个靠近走道的座位,因为我的腿太长了。中国国内航线的飞机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座椅之间的距离设计得很小。身材矮小的中国人很容易坐进座位。飞行途中,飞机上的服务极佳,空中小姐用英语与我交谈,不时地给乘客送来口香糖、蜜饯、中国香烟,还有印着毛主席语录的扇子。在飞往兰州的两个半小时的航程中,飞机上的乘客互相传阅着用不同文字出版的一种期刊《中国建设》。兰州是班机飞往乌鲁木齐航程中的唯一的一个中途起降点。P015-017

作者简介

作者:(瑞典)贡纳尔?雅林 译者:崔延虎 郭颖杰 编者:杨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