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包邮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

1星价 ¥18.6 (4.9折)
2星价¥18.6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178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6
  • 出版时间:2010-10-01
  • 条形码:9787509717806 ; 978-7-5097-1780-6

本书特色

要进行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首先要回答的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看待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以及进行两者的比较?答案是非常明确的: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当然,事情并不如此简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来正确对待中国哲学,正确对待西方哲学,并以正确的方法进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比较。本书就是这种尝试的初步成果。全书共分10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的“合法性”与可能性、中国哲学发展纵横谈、中西哲学在历史上的交流、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中西哲学的渊源、发展脉络、哲学史观等进行了比较。作者借用张世英先生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两个层次”和“三个发展阶段”的观点,将“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作为重要视角,对中西哲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文章从中西哲学史人手,探讨了中西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以及相互交流的几个阶段,从不同侧面对中西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等各个领域进行比较。

目录

自序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西哲学比较
**章 绪论
**节 哲学何为?
第二节 哲学与哲学史
第三节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
第四节 中国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
第五节 中西哲学比较的目的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的“合法性”与可能性
**节 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
第二节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第三节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卷上、卷下)
第四节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
第三章 作为中西哲学比较参照系的西方哲学史
**节 西方哲学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
第二节 黑格尔的西方哲学史观
展开全部

节选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对中西哲学的渊源、发展脉络、哲学史观等进行了比较,作者借用张世英先生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两个层次”和“三个发展阶段”的观点,将“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作为重要视角,对中西哲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书中从中西哲学史入手,探讨了中西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以及相互交流的几个阶段,从不同侧面对中西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等各个领域进行比较。

作者简介

林可济,1933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50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195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福建师范大学哲学教授。曾兼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副主任、主任,管理学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等。校外曾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福建省科协委员、福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国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等。主要学术著作有:《科技与文明》、《重要的思维法则——抽象上升到具体》(第二作者)、《信息社会理论辨析》、《中西哲学源流》、《研究》、《爱智篇——哲学学习探索40年》、《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等。主编学术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唯物辩证法范畴新探》、《科学悖论集》等。1992年10月起,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