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学家邹衡
读者评分
5分

考古学家邹衡

1星价 ¥22.8 (6.0折)
2星价¥22.8 定价¥38.0
商品评论(1条)
ztw***(二星用户)

有点简略了

书很厚,但是吧,图像太多。文字过于简略。就怎么说呢,李维明老师当然对邹衡先生很了解,但是这本书像是浮光掠影的人物报道,而不是深入的传记。

2021-01-21 16:33:2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2966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1
  • 出版时间:2010-12-01
  • 条形码:9787030296641 ; 978-7-03-029664-1

本书特色

邹衡,1927年生于湖南澧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1955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副博士学位。此后历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考古系新石器时代——商周教研室主任,先后当选为考古学和先秦史学会理事、商文化学副会长。
本书较为客观、真实地记述了邹衡先生一生的考古学研究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北京大学邹衡教授的学术成果:他通过长期的考古实践,建立豫西地区仰韶文化与河南龙山丈化分期标尺;首倡二里头文化1~4期是夏文化之说;论证郑州商文化与安阳商文化的分期,命名先商文化漳河型、辉卫型和南关外型,创建商文化的编年体系;提出郑州商城即汤都毫说,偃师商城桐宫说;命名先周文化并揭示其三个来源,识别出一批先周文化铜器;预见北京房山琉璃河是早期燕都遗址;通过天马—曲村遗址的发掘,建立晋文化分期标尺,为探寻晋国始封地提供了重要线索;发现雪山一、二、三期文化;建立孝感地区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的考古分期;揭示皖西北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的文化面貌;确定鲁西南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的文化序列;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构建起夏商周考古学文化研究体系框架,引领夏商周考古学的研究潮流,为中国夏商周考古学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本书还展示了邹衡先生不惟上、不惟书、不惟名人、不畏人多势众、不计个人得失,善于汲取前人成果、勇于校正自己的学术观点、勇于开拓,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治学精神和考古人生观。

目录

引言
一、学术使命
(一)考古之缘
1.辗转求学
2.立志学术
3.结缘考古
(二)三大难题
1.学路求索
2.考古征途
二、补商文明
(一)早商确认
1.郑州实习
2.初识早商
3.殷墟分期
(二)商亳锥指
展开全部

节选

邹衡先生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此书较为客观、真实地记述了邹衡先生一生的考古学研究历程。

作者简介

李维明,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86年、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师从邹衡教授学习夏商周考古,分别获历史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兼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嵩山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