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牛犊顶橡树-文学生活随笔
豆瓣8分推荐!本书是著名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从1967年开始写作的文学—生活札记,到1974年结束。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596796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11-01-01
- 条形码:9787505967960 ; 978-7-5059-6796-0
本书特色
本书是索尔仁尼琴从1967年开始写作的文学—生活札记,到1974年结束。1967年,他在苏联文学界处于沉寂和孤独中,1962年发表《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带来的一帆风顺已离他而去,这个时候他把自己从事写作以来的经历和感悟写了下来;1974年,他在*后一篇札记的末尾写下的写作地点是“苏黎世山区”,那是被驱逐之后新的生活地点。
书中记述了索尔仁尼琴从事写作开始到他被驱逐出苏联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地下写作时期的胆战心惊;受到《新世界》杂志青睐而得以发表《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轰动后毫不妥协坚持自己的写作原则与再次受到冷漠;第二次地下写作经历;作品偷运出国在国外出版引起强烈反响;获得诺贝尔奖;被拘捕;被驱逐出境。
内容简介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与此同时,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1974年10月,他联合一些流亡西方的苏联作家,在西柏林创办了《大陆》文学季刊,作为发表苏联流亡作家作品的阵地,他亲自写了发刊词。1978年6月8日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因批评西方社会的实利主义和自由主义,引起一场争论。《牛犊顶橡树》是他在此期间他在西方出版的作品,是一部关于苏联国内“文学生活的特写”,其中讲到自己作品的遭遇。
目录
一点说明
地下作家
初露峥嵘
浮出水面
受伤的乌
补记之一(1967年11月)
绞索断裂
补记之二(1971年2月)
发作
扼杀
补记之三(1973年12月)
诺贝尔奖
遭遇战
补记之四(1974年6月)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