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评分
4分
4分
包邮漂流事件与清代中日关系
1星价
¥19.6
(6.1折)
2星价¥19.6
定价¥32.0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1条)
shi***(三星用户)
角度新颖,学术书籍。
本书由作者毕业论文改编而成,选题较新。通过清代中日漂流难民及两国政府的处理,勾勒出清代独特的中日关系背景。对于相关题材存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购读。
2012-04-17 11:39:24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9230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7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00492306 ; 978-7-5004-9230-6
内容简介
“漂流事件与清代中日关系”是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本书将中日之间特殊的交往方式——漂流事件与清代中日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对有清一代这个长时段的研究,来探讨漂流事件对清代中日关系的影响,同时揭示特定时期的中日关系也制约并影响着中日两国对漂流事件的处理。本书立足于丰富的史料包括不少目前学界尚未充分利用或注意过的史料,向读者再现一段罕为人知的中日交往史,并从中试图回答一些在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尚未解决的某些细节问题。
目录
序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史回顾
三 本书的主要特点
**章 漂流事件与清初中曰关系(1644-1684年)
**节 17世纪初期中曰两国的对外关系
一 16世纪末之前的东北亚国际关系
二 日本对东北亚国际秩序的不满与挑战
三 17世纪初期的日本及其对外关系
四 17世纪初期的中国及其对外关系
第二节 日本越前国人的“鞑靼漂流”与中日关系
一 1644年日本越前国人的“鞑靼漂流”
二 在沈阳和北京的经历与见闻
三 经由朝鲜的日本漂流民遣返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史回顾
三 本书的主要特点
**章 漂流事件与清初中曰关系(1644-1684年)
**节 17世纪初期中曰两国的对外关系
一 16世纪末之前的东北亚国际关系
二 日本对东北亚国际秩序的不满与挑战
三 17世纪初期的日本及其对外关系
四 17世纪初期的中国及其对外关系
第二节 日本越前国人的“鞑靼漂流”与中日关系
一 1644年日本越前国人的“鞑靼漂流”
二 在沈阳和北京的经历与见闻
三 经由朝鲜的日本漂流民遣返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孟晓旭,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国际关系学院讲师,2006年至2007年曾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在《社会科学辑刊》《历史教学》《郑州大学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曾参与国家清史工程。目前参与国家级重大课题一项,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参加省部级课题一项。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