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614042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7
- 出版时间:2011-05-01
- 条形码:9787536140424 ; 978-7-5361-4042-4
内容简介
根据以上的原则,本书分为六章,从六个方面论述元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的关系。**章从传播的角度,论述元杂剧在元代和明代的传播,为下文的论述张本。元杂剧既通过作家创作的文本传播,又通过演员的二度创作口头传播;元杂剧的作家大部分为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因此,元杂剧既有传统雅文学的特征,又有民间文学、口传文学的特征。第二章从审美的角度,论述元杂剧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元代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有重要关系:从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谈元杂剧独特的酣畅美;从元代平民的审美观谈元杂剧的本色美;从元代的南北饮食文化谈元杂剧的“蒜酪味”和“蛤蜊味”。第三章从民俗的角度
目录
绪论
**章 传播篇——元杂剧的文本传播和口头传播
**节 元杂剧在元代的文本传播和口头传播
第二节 元杂剧在明代的文本传播和口头传播
第二章 审美篇——元杂剧的审美趣味和元代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节 元杂剧的酣畅美和元代少数民族史诗
第二节 元杂剧的本色美和元代平民的审美观
第三节 元杂剧的“蒜酪味”和“蛤蜊味”
第三章 题材篇——元杂剧的题材和元代的民俗文化
**节 元杂剧的题材和元代的节日文化
第二节 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
第三节 元杂剧的家庭伦理剧和元人的家庭观念
第四章 艺术篇——元杂剧的艺术和元代其他通俗文学
**节 元散曲对元杂剧的桥梁作用
第二节 元院本与元杂剧
**章 传播篇——元杂剧的文本传播和口头传播
**节 元杂剧在元代的文本传播和口头传播
第二节 元杂剧在明代的文本传播和口头传播
第二章 审美篇——元杂剧的审美趣味和元代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节 元杂剧的酣畅美和元代少数民族史诗
第二节 元杂剧的本色美和元代平民的审美观
第三节 元杂剧的“蒜酪味”和“蛤蜊味”
第三章 题材篇——元杂剧的题材和元代的民俗文化
**节 元杂剧的题材和元代的节日文化
第二节 元杂剧的鬼魂戏和元代的祭祀习俗
第三节 元杂剧的家庭伦理剧和元人的家庭观念
第四章 艺术篇——元杂剧的艺术和元代其他通俗文学
**节 元散曲对元杂剧的桥梁作用
第二节 元院本与元杂剧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