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纾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林纾

1星价 ¥6.6 (5.5折)
2星价¥6.5 定价¥12.0
商品评论(1条)
sha***(三星用户)

桐城派的最后的辉煌,还有严复

但是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015-11-17 20:27:1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40905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205
  • 出版时间:1998-01-01
  • 条形码:9787503409059 ; 978-7-5034-0905-9

本书特色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又自号冷红生,福建闽昌(今福

州)人,1852年11日8日,诞生于一个普通人家。这是一个世代

务农的家庭,直到祖父一辈,才开始“辍耕治艺于城中”。林纾的

父亲喜外出闯荡,曾与盐官到闽北办理盐务,靠苦心积攒的钱财

典得房屋一所,日子得以维持。但好景不长,一次,父亲租船将

盐运往建宁,不料途中出事,船触礁破碎,这对于一个不太富裕

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父亲被迫将几乎全部资财用于

赔偿,从此家道衰落,生活日趋艰难。父亲无法,只得去台湾谋

生,流落异乡。生活的重担,*后竟落在了母亲和姐姐的身上。当

时只有5岁的林纾,便开始品尝到了什么是断炊的滋味。甚至有

一段的间,林纾不得不寄食于外祖母家。对于林纾来说,外祖母

不仅是一个衣食的供养者,其当年的教诲,更使林纾终身难忘。

“孺子不患无美食,而患无大志”,像这类语重心长之语,林纾谨

记在心,后来林纾曾说“生平得力于太孺人之训者为多。”

尽管生活环境十分窘迫,但在林纾的身上,却从很早就已表

现出了某种罕见的品质,那就是对读书的热爱。他几乎无所不读,

平日苦心积攒的零用钱,也生部用来购买书籍。一次,在叔父的

书箱里,他竟然发现了《毛诗》、《尚书》、《左传》、《史记》,这真

使他乐不可支,一头埋在古籍中,贪婪地阅读起来。*后甚至达

到了疯狂地步,居然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还题上“读书则

生,不则入棺”的座右铭。自11岁到16岁,他逐渐搜集起来三

橱之多的残破书籍,而且全部读遍,从旱至晚,手不释卷。在众

书之中,尤其喜读《史记》。直到晚年,林纾还以满怀诗意的笔调

追忆过早年苦读的情景。这种把读书视为人生追求*高境界的品

质,可以说是许多杰出人物身上所共同具有的。

目录

目录

评传

人格的魅力与历史的悲剧

作品选

翻译小说

巴黎茶花女遗事(节选)

黑奴吁天录(节选)

海外轩渠录(节选)

创作小说

剑腥录(节选)

吴生

柏梵娘

荆生

文选

冷红生传

先妣事略

苍霞精舍后轩记

湖心泛月记

原谤

游玉泉山记

《黑奴吁天录》跋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

《红礁画桨录》序

《爱国二童子传》达旨

《孝女耐儿传》序

腐解

与唐蔚芝侍郎书

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

诗词选

闽中新乐府(选六首)

国仇

渴睡汉

村先生

兴女学

小脚妇

关上虎

十四夜天津果大掠

题画三首

余每作一画必草一绝句于其上二年以来作画百余

帧而题句都不省记强忆得卅首拉杂录之(选四)

为太夷作画二首

题明湖小隐图四首

杂题

买陂塘 足本《迦茵小传》题词并序

烛影摇红《红礁画桨录》题词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