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1066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12-03-01
- 条形码:9787010106694 ; 978-7-01-010669-4
本书特色
何小平编著的《清代习惯法--墓地所有权研究》使用民间契约、家谱、地方志以及官方判词、刑科题本等资料,主要运用法学的方法,考察与分析了清代习惯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墓地所有权的取得、权能以及消灭。
内容简介
人与动物都不能免于一死,但人与动物又有很大的不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只有人才会有坟墓与墓地。这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墓地之于人类生活的永恒性,坟墓与墓地因此一直伴随着人类,同样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在几乎所有清代人的心目中,归葬祖先形骸、将祖先埋葬人土是清代礼制对子孙的基本要求,“传曰:'孝子事死如事生。'又曰:'父母生而全之,子全而归之,不亦孝乎?'父母既殆,敛手足形,旋葬,慎护戒洁,奉尸如生,斯之谓事死;身体发肤,无有毁伤,以没于地,斯之谓归全,古今达礼也”。“死,葬之以礼”是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责任的违反则构成不孝的罪行,“不孝之罪,莫大乎不葬其亲”。墓地因此成为清代中国人不可或缺的财产,一个人在世时可以没有自己的住宅,但是一个人在死后却不能没有自己的坟墓。对于清代人而言,坟墓与墓地甚或比住宅与宅基重要,一位清未华的外国人甚至把拥有一块自己的墓地作为中国人的标志。
目录
作者简介
何小平,陕西周至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史学博士。现任职于西北政法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清代习惯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64开特种纸 红皮烫金版
¥7.8¥1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7¥4.0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1.6¥38.0 -
民法典
¥20.7¥4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0.9¥28.0 -
活的法律:那些永恒的法史瞬间
¥15.0¥39.0 -
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
¥31.8¥4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注释本(第四版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全新修订)
¥34.3¥68.0 -
师范生教育政策与法规
¥13.1¥45.0 -
法律的悖论
¥28.4¥49.8 -
要件审判九步法
¥31.6¥45.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1.1¥38.0 -
从司法为民到大众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1937-1949)(增订本)
¥32.7¥88.0 -
人人都该懂的法庭科学
¥22.0¥59.9 -
人民法院案例选 2024年 第4辑 总第194辑
¥33.3¥66.0 -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 社会与女性
¥51.6¥79.0 -
法律的悖论(签章版)
¥32.4¥49.8 -
正义的回响
¥33.4¥4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8.6¥28.0 -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8辑(2021.4)
¥22.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