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2版

包邮2011-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2版

¥33.5 (4.3折) ?
1星价 ¥33.5
2星价¥32.8 定价¥7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334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3
  • 出版时间:2012-05-01
  • 条形码:9787509733479 ; 978-7-5097-3347-9

本书特色

能否快速实现慈善事业的现代转型,在一定意义上也决定着中国社会总体转型的节奏与趋向。2011年,整个社会接受了现代慈善的理念,而这种理念所引发的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也为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所特别关注。中国南方,如同当年经济改革引领全国经济开放一样,正在社会领域推动扎实的社会改革与开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王振耀 中国的公益事业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民间在推动“人人公益”和“微公益”,政府在讨论官办慈善事业是否要“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此蓝皮书既科学亦具批判性,有助于我们掌握问题的核心,是一份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陈健民 在对中国“慈善乱象”的持续追问和质疑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益慈善的本质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民间行为,是自主、自律、依法监管的公民行动。中山大学的这本《公益蓝皮书》展示出对这一方面的努力探索,其中通过公民公益改变社会政策的研究值得关注。 ——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梁晓燕

内容简介

     2011年中国公益进入了媒体称为“狂飙突进”的时代,全民公益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接受,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全民公益又称人人公益、微公益,是指普通人的捐款、捐物以及志愿服务行动。朱健刚主编的《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2版2011)》指出,当代全民公益的核心是“公民公益”,并提出“公民公益理论框架” 。报告按照社区、社会、政府、文化这四个层面对2011年公益领域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结与分析,发布了民间公益组织公信力报告、基金会调查报告、国际资助方评估报告以及公益法规政策研究报告等。本书特别回顾了2011年“微公益”的发展,介绍公益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民间实践,并对过去十年的公益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 《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2版2011)》一方面希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也力图向实务界提供一个理论视野。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对公益感兴趣者学习现代公益理念、培养公民意识的一般读本。

目录

序一 迎接全面建设现代慈善的时代 王振耀
序二 李萍
ⅰ 总报告
1 公益事业的公信力、创新与转型 朱健刚
一 走向普通人的公益
二 公信力:危机与重建
三 创新激发活力
四 公益转型带动社会转型
ⅱ 公益组织
2 问责,让行动更有力量
——民间公益组织问责状况研究报告 胡小军
3 2011年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 梁玉成
4 国际资助方评估报告
——中国非政府组织如何看待与国外资助机构的合作
迈克尔·博盟(michael büsgen)朱健刚 张峻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健刚,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兼中国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特约研究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