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选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选

1星价 ¥18.0 (3.0折)
2星价¥18.0 定价¥6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6条)
112***(三星用户)

非洲雕刻艺术精品选

浓郁的非洲风情,夸张的雕刻手法。

2022-05-31 15:18:27
0 0
***(三星用户)

闲时可充填品味,亦可装填书架构

闲时可充填品味,亦可装填书架构

2020-06-04 09:07:5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983619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1
  • 出版时间:2012-05-01
  • 条形码:9787539836195 ; 978-7-5398-3619-5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主编,国家博物馆编辑

★ 优质纸张,全彩印刷,收录的展品来自中西非十余个国家的百余个部族,类型多样,风格各异

★ 非洲雕刻是世界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深深地影响了布拉克、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大师的创作,推动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 整本书分为雕像、面具与顶饰、建筑构件与生活用品三个部分

非洲,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也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之一,这里分布着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国家、民族和部落。非洲和中国一样,都拥有着古老的文明和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而非洲雕刻就是体现其艺术文明发展轨迹的重要符号。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中非和西非地区,是非洲传统雕刻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区域。这里的雕刻类型多样,风格各异,既不乏写实性,又有恰到好处的夸张变形和强有力的节奏,透露出原始朴拙的生命和自然之美。非洲雕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与非洲传统宗教、道德伦理、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工具,反映了非洲人朴素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这种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以及历经千百年来仍然保有着的鲜明的精神独立性,使非洲雕刻成为世界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并深深地影响了布拉克、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大师的创作,推动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本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的配套图书。

这次展览从馆藏非洲艺术品中遴选了近600件面具、雕像和生活用品等,展品以木雕为主,兼有陶雕和铜雕。这些展品主要来自中西非十余个国家的百余个部族,类型多样,风格各异,凝聚着非洲各部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通过它们,能够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对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认识,增强中非人民之间心灵的对话和感情的沟通,更好地促进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心灵的寄托——雕像

  非洲雕像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既有配合祭祀、丧葬、庆典仪式等制作的宗教性雕像,也有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物雕像。以母性、神灵、祖先、巫术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宗教性雕像,造型千变万化又遵守传统雕刻法则,情感充盈而不矫揉造作,是非洲人表达宗教情绪和满足心灵诉求的载体,注重的是社会共同体的非个性化的情感流露,反映的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和历史沉淀的处世价值观。非洲雕像在反映传统宗教信仰的同时,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表现了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的生灵。这些雕像造型生动有趣,手法朴实,充满浓郁的生活和自然气息,令人耳目一新。


舞动的神灵——面具与顶饰

  面具与顶饰作为沟通神灵、祖先的媒介和力量、权力的象征,广泛应用于祈雨、婚丧嫁娶、播种丰收、成年等各种神秘的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在日常生活中,部落秘密会社的执法者也会佩戴面具惩罚品行不端者,酋长命令下属佩戴面具征收赋税、宣传防火,巫医佩戴面具给病人医治等。人们通过这种行为方式来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道德和法律、庇佑部族富足和平安。我们要真正地感受非洲面具和顶饰,还需要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它们只有配合着奇特的服装、发饰和动作,在令人眩晕的火光和音乐中激情舞动,才能凸显出神奇的艺术魅力和感人的宗教力量。


别样的装饰——建筑构件与生活用品

  雕刻艺术深深扎根于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棚柱、门板、窗板,还是日常生活用品,他们都要精雕细琢。非洲人使用雕刻装饰生活的过程,也是强调社会规则、表现部族精神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过程。不同形象和宗教寓意的人物、动物、纹饰被杰出的艺术家大小错落、有条不紊地并置在一起,造型饱满而充满张力,雕刻手法简练而朴拙,既具有排兵布阵般的大气雄壮,也不乏精巧细致的构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颇具韵味的审美感受,流露出创作上的自由性和个体的现实意义。非洲雕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待艺术和生活的态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的配套图书,收录了木雕、铜雕、石雕等数百件非洲雕刻艺术精品,是一套融学术性、权威性、文献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美术类精品图书。非洲雕刻艺术造型夸张、变形、抽象,对世界现代艺术产生过深刻影响,尤其是对野兽派、立体派等被中国艺术青年所熟知的画派,艺术大师毕加索就是在非洲雕刻的影响下开创了“立体派”的先河。本书图片精美、内容丰富,收录的很多雕刻艺术品为**次出版,为喜好雕刻艺术、非洲艺术的读者生动展现了独具特色的非洲雕刻艺术。

目录

前言向非洲艺术致敬**部分 心灵的寄托――雕像 一 生育与繁衍 高背椅上的母与子 雄狮凳上的母与子 正在喂乳的母亲 慈爱的母亲 双手握乳的女子 搂抱孩子的母亲 端坐的母与子 左手抚乳的女子 表情肃穆的母亲 生育之神 小矮凳上的母与子 手捧孩子的母亲 自豪的孕妇 背孩子的撅嘴母亲 喂乳的母亲 抱孩子的母亲 互相凝视的母与子 喂乳的母亲 扶孩子学步的母亲 长舌妇 长舌夫
展开全部

节选














作者简介

 吕章申,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党委副书记、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院特邀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收藏家协会顾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