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礼·待人尚礼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010750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0
- 出版时间:2012-03-01
- 条形码:9787201075006 ; 978-7-201-07500-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 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于永玉、陈巍编著的《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礼·待人尚礼》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要养成以礼待人的习惯,必须时时处处注意。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形成习惯。你就会给人以一种文明感、一种高雅感、一种美感。
内容简介
《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礼·待人尚礼》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礼·待人尚礼》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目录
周公制礼
老子力驳孔子师徒
孔子礼待盲人
子思劝卫侯
赵宣子守敬
曾子易箦
晏子以身讽无礼
刘邦纳谏定礼制
张良桥上纳履
不当“大”学士
寇恂为国退让
王吉赔礼
杨玢礼让旧宅
让梨与争刑
王僧孺以礼待人
郑板桥受礼不送礼
林白水崇礼感容庚
陈景润待人以礼
第二篇 尊师敬长显礼节
曾子避席
云敞葬师显礼
程门立雪
晁错受伏生传《尚书》
“三袁”宴请老师
柳敬亭谨遵师言
康熙虔诚跪师
林则徐孝亲尊师
第三篇 教子待人尚礼
孟母教子以礼
孙母教子诚实礼貌
敬姜教子以礼
子发母教子
马援告诫侄儿
范武子教子崇礼
尚书教女
朱元璋教子以礼
丰子恺教子以礼待人
陈鹤琴教子尊重保姆
懂得尊重与欣赏他人
第四篇 礼待贤能敬人才
周公一饭三吐哺
秦穆公尊重下人
中山君有感于礼
吴起礼待下属
宾至如归和敬谢不敏
魏惠王礼贤得人心
刘交礼酒待宾
蔡邕倒履迎宾
周瑜以礼侍君臣
拓跋宏破格用赵黑
节选
老子力驳孔子师徒 老子(公元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后来被称为老子。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其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问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春秋末年,孔子在51岁时,早已蜚声华夏,受到各个诸侯国的钦敬。然而却还没有听说过“道”,于是便南下到沛县拜谒老子。孔子见到老子以后,大谈仁义,老子心中不屑,道:“扬撒的米糠迷了眼睛,你就会东西南北分辨不清了;蚊子、牛虻叮咬皮肤,你就会整夜不能入睡了。仁义的毒害在于使人心昏乱,而任何祸乱都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您要使天下不丧失自然淳朴之质,您就得顺风而动,秉性执德地立身处事,又何必那么用力宣传仁义,像背着大鼓,敲打着,苦苦寻找丢失的孩子一样呢?天鹅不用天天沐浴而羽毛洁白,乌鸦不用日日染色而羽毛漆黑。天鹅的洁白,乌鸦的漆黑,都是天然生成的,用不着分辨谁美谁丑。因此,沽名钓誉不足以说明自己的伟大。泉水干涸了,鱼儿被困在陆地上,相互吐气沾湿,苟延残喘。与其这样,哪如在江湖中相互忘却而自由畅快呢?”老子言毕,孔子默然。孔子回去以后,又整整沉默了三天。弟子子贡心中奇怪,便问道:“先生去见老聃,对老聃有什么规劝吗?”孔子仍旧默然无语,许久,才长叹一声,感慨地说:“我现在才在老聃那里见到了龙。龙,蜷合便形成庞大的躯体,舒展便形成灿烂耀目的文采,腾云驾雾,吸取阴、阳二气,颐养自身。面对此景,我惊诧还来不及,又哪里能够规劝老聃呢?”子贡心中清楚老师是在以龙喻老聃,而他向来气胜,心中颇不服气,道:“难道世上果真存在安坐如尸而神游如龙,沉默时似深渊般空寂,说话时又似雷鸣般震耳,发动他的各个器官,就像天地化生万物一样变幻莫测的人吗?我可以去见识见识吗?”孔子默许了。子贡来到老子的住处。老子双目虚合,沉静地坐在堂上,轻轻地说:“我已经老迈了,你对我有什么指教吗?”子贡挺了挺胸脯,清了清喉咙,显出一副气宇昂扬的样子,说道:“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方法不同,而他们的名声却同样崇高。可是只有先生您认为他们不是圣人,这是为什么呢?”老子仍旧虚合双目,轻轻地说:“小伙子再稍稍靠近些,我给你谈谈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事情。”子贡向前踏了一步。老子又继续说道:“黄帝治理天下,使民心纯一。百姓中有父母死了而不哭泣的,别人也不非难他。尧治理天下,使百姓都敬爱自己的父母,而对别人的敬爱则按照亲疏的差别依次降等,别人对此也不非难。舜治理天下,使百姓心存竞争。孕妇十月生下孩子,让孩子五个月就能说话,还没等到会笑就已经让他分辨人与物了。为此竞争,大耗精力,于是人就开始有了夭折。禹治理天下使民心机智权变,百姓就日渐奸诈,使用武力也变得顺天应人,杀死盗贼并不算作杀人,结党营私也要标榜为‘为天下’。于是天下受到震动,儒家、墨家也应运而起。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讲一些伦理,而现在却也像极力想取悦于人的女人一样了,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呢?我告诉你,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义上说是治理,而实际上没有比他们对天下造成的祸乱更严重的了。三皇的智慧:在上,扰乱了日月的光明;在下,诋毁了山川的精灵;居中,破坏了四季的运行。他们的毒害甚于蝎子的尾巴,猛于凶残的虎豹,已经丧失了淳朴的天性,还自认为是一代圣主,难道不可耻吗?简直太可耻了!”老子的话句句掷地有声,子贡又是羞惭,又是惊恐,便悄悄地溜走了。◎故事感悟这就是礼以正身!旨在说明礼义是迫于人们的贪欲、奸诈、争夺、杀伐而产生的。而只有让人心返归质朴纯一的“无为”之治,才是圣王之治。◎史海撷英“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提出的。老子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间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都遵循道的规律。道的规律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也就是说,道的*根本规律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是以自然为本的,那么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就都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从而让事物按照其自身的必然规律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人类不应对它横加干涉,不人为地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
-
写给孩子的天文奥秘-彩色图解版
¥11.5¥35.0 -
寻梦环游记
¥12.2¥35.0 -
怎样写作文-大师教我学知识
¥10.5¥25.0 -
写给孩子的趣味逻辑学
¥10.5¥38.0 -
大力水手-永远的珍藏-影响过我们的漫画
¥10.5¥29.8 -
(精)万物由来科学绘本
¥15.7¥42.0 -
爱的表白书:永远/小小暖房子
¥7.5¥13.8 -
妖怪书店
¥13.7¥39.8 -
妈妈,我想玩手机
¥13.7¥39.8 -
绿山墙的安妮
¥12.9¥39.8 -
小学生全脑开发系列《一分钟破案》
¥13.6¥25.8 -
阿拉丁与神灯/世界经典童话绘本
¥6.5¥15.0 -
穿鞋子的猫-法国童话集
¥5.8¥13.8 -
我的小狗(八品-九品)
¥13.2¥38.0 -
绿野仙踪
¥10.8¥28.0 -
金鸭帝国
¥7.5¥24.0 -
和名师一起读名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9.6¥32.0 -
小鹿斑比/世界经典童话绘本
¥6.6¥15.0 -
趣味物理学
¥15.7¥46.0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亲近文学大师阅读世界经典-全译本
¥11.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