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477247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0
- 出版时间:2012-07-01
- 条形码:9787534772474 ; 978-7-5347-7247-4
本书特色
唐诗选本在唐代就开始出现,现存在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就有十种。管士光选注的《唐诗精选》在篇目选择上力图把唐诗中*有代表性的精华推荐给广大读者,对字词典故加以必要的注释,对每首诗歌均有简要的“品鉴”,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内容简介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我们编辑了这册《唐诗精选》,收录的唐诗有: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曲池荷、送二兄入蜀等。
目录
节选
唐诗选本在唐代就开始出现,现存在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就有十种。管士光选注的《唐诗精选》在篇目选择上力图把唐诗中*有代表性的精华推荐给广大读者,对字词典故加以必要的注释,对每首诗歌均有简要的“品鉴”,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相关资料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一生仕途失意,虽有用世之心,也曾前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但终因求仕无门而被迫归隐,除曾漫游吴越等地外,大部分时间隐居于家乡鹿门山。后曾为荆州从事,但不久仍归隐故乡,病卒。
孟浩然的人品与诗品颇受时人的推重,李白、王维、杜甫均有诗称赞他。李白《赠孟浩然》诗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叉赞叹道:“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其诗善于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诗风清新高远,出语自然,意境浑成,与王维诗有相似之处,故世称“王孟”。时人和后人对其诗评价甚高。杜甫评其诗“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清代王士稹认为孟诗是其“神韵说”的榜样,曾以盂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为例,评日:“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孟浩然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其基本风格,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吟谱》,《唐音癸签》引)。可惜,这一类诗并不多见,不能构成孟诗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看,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的才情才学难免受到限制,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较为狭窄,内容不免较为单薄,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精当的评论。因此,孟浩然虽然写下了不少佳作,但终究不能成为李白、杜甫那样的大诗人。
有《孟浩然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抬》补诗二首。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具:备办。鸡黍:泛指农家款待客人的饭菜。[2]郭:外城。[3]轩:这里指窗子。场:打谷场地。圃:菜园。桑麻:指农家耕种生活。
[4]就:接近,此指欣赏。
【品鉴】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一生仕途失意,虽有用世之心,也曾前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但终因求仕无门而被迫归隐,除曾漫游吴越等地外,大部分时间隐居于家乡鹿门山。后曾为荆州从事,但不久仍归隐故乡,病卒。
孟浩然的人品与诗品颇受时人的推重,李白、王维、杜甫均有诗称赞他。李白《赠孟浩然》诗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叉赞叹道:“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其诗善于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诗风清新高远,出语自然,意境浑成,与王维诗有相似之处,故世称“王孟”。时人和后人对其诗评价甚高。杜甫评其诗“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清代王士稹认为孟诗是其“神韵说”的榜样,曾以盂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为例,评日:“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孟浩然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其基本风格,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吟谱》,《唐音癸签》引)。可惜,这一类诗并不多见,不能构成孟诗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看,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的才情才学难免受到限制,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较为狭窄,内容不免较为单薄,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精当的评论。因此,孟浩然虽然写下了不少佳作,但终究不能成为李白、杜甫那样的大诗人。
有《孟浩然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抬》补诗二首。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具:备办。鸡黍:泛指农家款待客人的饭菜。[2]郭:外城。[3]轩:这里指窗子。场:打谷场地。圃:菜园。桑麻:指农家耕种生活。
[4]就:接近,此指欣赏。
【品鉴】
首联语言朴素,毫不费力,十分自然,表现出诗人与“故人”率真朴素的友情。颔联写村边有青翠的树木环绕,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宛然如画。前句之“合”,后句之“斜”都用得精当而传神,写出了林木环抱村庄和青山横在村郭之外的形势,虽然只是简单几笔,却勾画出一幅色泽鲜明的田园水彩画。颈联写诗人与故宴饮的环境和宴饮闻涉及的话题,不仅写出现出诗人与故友二人均心地淡泊,安心于田园生活,除了谈论桑麻生长之事外,别无杂言。尾联是诗人临走时和主人约定再来的日期,字里行间流露出主客之间的深情厚谊。一个“就”字用得巧妙,明代杨慎认为较“赏”、“泛”、“对”等字要妙得多。钟惺更说:“就字妙,一诗借此一字生色。”(《唐诗归》)这种说法不免夸大,但却值得注意。“就”字之所以用得好,就是因为它更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给人一种亲切之感。
作者简介
管士光,1956年8月生,山东梁山人。1985年毕业干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主要著作有《李白新论》(合著)、《唐人大有胡气》、《浅草集》、《管士光作品集》等;选注本有《唐人绝句一千首》、《新编唐诗三百首》、《李白诗歌全集》、《王安石散文选》、《唐诗精选》、《宋词精选》等;主编有《中国小说大辞典》、《禁书详解》等。发表有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文化和出版工作的论文数十篇。是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当你老了
¥9.1¥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12.5¥32.0 -
到山中去
¥10.5¥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21.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