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分
包邮战国至唐之河北风俗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补上了以往关注较少的叛镇视角,从经济到文化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对于河朔故事的爱好者来说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但我个人有一点不太成熟的直观感受:在资料引用上存在较多重复,甚至才隔了不到一页就出现了两段同样的文献。虽说同一段文献可以分析多个方面吧,这个重章叠唱的频率也太高了点,总觉得有点资料不够硬凑字数的嫌疑。
- ISBN:978701011093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0
- 出版时间:2012-10-01
- 条形码:9787010110936 ; 978-7-01-011093-6
本书特色
风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风俗,也没有全新而无传统的风俗,中国整体的风俗文化及地域风俗文化发展都是如此。对河北风俗文化来说,战国至唐是有文字记载的河北风俗重要的演变期。而顾乃武专著的《战国至唐之河北风俗研究》便是以此展开研究讨论的书籍。
内容简介
中国中古时期的河北地域文化在北朝隋唐阶段发生过两次历史性变迁,每次变迁都对河北社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河北大学历史学丛书:战国至唐之河北风俗研究(第2辑)》以民俗与历史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系统考察了北魏隋唐时期河北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及社会影响。
上编:作者认为尚侠是战国魏晋时期是河北地域文化的主体,北朝时期则形成了尚儒习经兼重农业的地域文化特点。
中编:主要讨论了唐代藩镇割据时期的河北地域风俗文化。唐后期,习于戎马之重武风尚由河北北部扩展到中南部,使河北风俗再次产生较为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但尚儒、尚侠、重农仍在河北地域文化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编:考察了北朝隋唐河北地域文化变迁对河北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正统统治秩序失控时期,河北地域文化与中央正统文化的统一,使河北割据藩镇与唐中央保持密切的联系,而侠俗又以其特殊性,为唐代河北藩镇良性社会治理提供了文化上的保障。
作者认为,政治引导对地域文化变迁具有重要影响,但地域文化发展又具有较强的历史传承特点,这又对中央的文化引导政策形成较强的制约作用。在中央正统统治秩序瓦解、地方割据重建统治的过程中,强力风俗对地方政治可能具有较强的侵透力。
目录
**章 战国至十六国时期的河北风俗环境
**节 战国至十六国时期河北的经济环境
第二节 战国至十六国时期河北的政教环境
第二章 战国至十六国时期的河北风俗及史象
中编 北朝时期的河北风俗
第三章 北朝时期的河北风俗环境
**节 北朝时期河北的经济环境
第二节 北朝时期河北的文教环境
第四章 北朝时期河北风俗的变迁
第五章 北朝时期河北风俗之史象
**节 北朝时期河北的侠文化
第二节 北朝时期河北士族的重儒文化
下编 唐代后期的河北风俗
第六章 唐代后期的河北风俗环境
-
人类酷刑简史
¥33.0¥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2.1¥4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22.8¥49.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0.3¥5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7.9¥49.8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1688年的全球史
¥44.5¥7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19.9¥59.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