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8014096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12-10-01
- 条形码:9787801409669 ; 978-7-80140-966-9
本书特色
时代性: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媒体技术,赋予马克思主义传播新的内容和形式,本书将向您展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气象。 传播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引导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本书以新媒体的发展为背景,也将极大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通俗性:“马克思主义”,并不总是抽象的,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实际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传播信息与传播环境的互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传播学上得以充分体现。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功能、新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方式以及新媒体的传播渠道重构,赋予马克思主义传播以新的路径选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接、融合、互动与创新,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目录
**章 全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一、传播信息与传播环境的互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传播学效应
二、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功能描述: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中新媒体功能定位
三、新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方式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全方位“三化”
四、新媒体的传播渠道重构:建立新媒体环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
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接与融合、互动与创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全媒体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三化”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本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三化”的三重境界
三、新媒体技术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新媒体的多样化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一、新媒体的传播现状分析
二、新媒体传播的特性
三、重点新兴网络传播工具
四、新媒体技术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影响
一、传播信息与传播环境的互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传播学效应
二、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功能描述: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中新媒体功能定位
三、新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方式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全方位“三化”
四、新媒体的传播渠道重构:建立新媒体环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
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接与融合、互动与创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全媒体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三化”
一、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本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三化”的三重境界
三、新媒体技术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新媒体的多样化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一、新媒体的传播现状分析
二、新媒体传播的特性
三、重点新兴网络传播工具
四、新媒体技术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影响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8¥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6¥58.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24.5¥48.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7¥45.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虎部队(国民党七十四军抗日纪实白金珍藏插图版)
¥18.0¥53.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9¥3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