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8108554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2012-11-01
- 条形码:9787208108554 ; 978-7-208-10855-4
本书特色
美术史家巫鸿*新学术专著力作,中文版与英文版同年面世。废墟主题,纵横捭阖,探讨中国艺术从古代到当代的实践与经验,领域横跨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并与西方艺术参照并观,令人眼界大开。《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内容简介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在创造现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过程中 ,东西方的废墟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对立中得以流布与深化?20世纪以来, 当代废墟美学是如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美术史家巫鸿将中国“废墟”观念及其视觉表现形式的流变放置在考察 的中心:丘与墟,碑与枯树,作为废墟替身的拓片,“迹”的种种形式,“ 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战争废墟”的庆典与见证,《小城之春》的废宅 与老城,圆明园旁的前卫诗歌与美术,当代艺术对于都市拆迁废墟的浓烈兴 趣…一本书在梳理这份涵盖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的材料清单时 ,“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清晰与准确”(包华石)。 《废墟的故事》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 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废墟的故事》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
目录
**章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碑与枯树:怀古的诗画
《读碑图》
碑与枯树
拓片:废墟的替身
碑与拓
作为废墟学的碑帖鉴定
作为遗物的拓片
迹:景中痕
神迹
古迹
遗迹
作者简介
[美]巫鸿,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 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介与表现》获全美*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展览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编撰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在美国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肖铁,北京人,芝加哥大学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助理教授。译有《大教堂》(卡佛),有长短篇小说若干。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艺术教育
¥8.0¥26.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19.6¥69.0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25.0¥49.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5¥29.8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1¥13.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1.8¥25.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6¥22.0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1.4¥68.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4.4¥35.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明清印学论丛
¥21.5¥58.0 -
重塑中国-一代电影人和他们的电影
¥11.2¥32.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4.3¥49.0 -
(精)莫奈手稿
¥34.1¥138.0 -
邓散木讲书法
¥12.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