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明代科举制度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70210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12-09-01
- 条形码:9787547021088 ; 978-7-5470-2108-8
本书特色
《明代科举制度研究/圣贤堂书系》编著者王凯旋。 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政治文化制度和明代高度发达的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科举制度是为明代封建政治的选官制度服务的。明代政风和世风的几乎所有角落都弥漫了浓厚的科举气息。有明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及明代人的社会生活以及明朝与当时世界的各种联系都存留着科举制度的氛围和影响。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期,就科举制度总的趋势看,清代在后续的发展中尽管做过一些局部的调整和改良,但科举制度的许多方面是对明以来科举制度的总结和归纳。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历史上真正可以称得上科举制度的只有明朝,挤到独木桥上的也只有明朝。从僧侣贵族到平民的转变(变为以科举入仕的知识分子)只在明代出现。(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1年版)由于此,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对于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明代社会的各阶层、各群体、各个利益集团的活动和所处地位及影响,即对明史的理解和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制度像科举制度那样深入民心。
内容简介
明代科举制度是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进行总结和集大成者,它继承了自隋唐以来许多有益的成果,如阅卷、对读、誊录、弥封、监临、提调、搜检、巡绰等科举考试官吏的任命和职能等等,尽管清代在后续的发展中作过一些局部的调整和改良,但科举制度的许多方面是对明以其科举制度的总结和归纳。 明代科举制度是明代政治制度的有机内容,因而对明代科举制度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明代政治制度认识和研究的过程。同时对明代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功能等社会史方面的认识与学习,也是颇有助益的。
目录
**节 科举制度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明代科举制概述
第二章 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
**节 科举考试思想述议
第二节 科举考试有关问题的争议
第三章 明代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
**节 纳入科举轨道的学校教育
第二节 社学与学校教育
第三节 科举为核心的学校教育
第四章 明代科举三级考试探议
**节 乡试概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 会试概况及其特点
第三节 殿试概况及其特点
第五章 明代科举制与八股文
作者简介
王凯旋,男,辽宁沈阳人,历史学博士。现为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辽宁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史、中国社会风俗史、中国科举文化史、秦汉史和明清史研究。所撰学术专著有《明代科举制度考论》《秦汉社会生活四十讲》等;主编《中国历代王朝反贪录》等多部书稿;撰写《汉魏士人学风》《两汉官僚商人之比较研究》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冲动的美国
¥44.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4¥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民主
¥5.9¥1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