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云南沧源佤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

- ISBN:97875130121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12-11-01
- 条形码:9787513012188 ; 978-7-5130-1218-8
本书特色
袁娥所著的《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云南沧源佤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内容涵盖:导论、从“血缘”到“拟血缘”:凝聚佤族的“文化亲亲性”、从想象到现实:国家建构历程中的边地佤山、“族”与“国”:徘徊与选择中的阿佤异域生活等四个部分内容。
内容简介
《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云南沧源佤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描述了国家与佤族的互动历程,深入分析了佤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全书共分为四章:**章导论在回顾相关学者聚焦认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人的认同与社会秩序的生成关系,以期研究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共生的问题。第二章从共时性的视角,分别从佤族的司岗里、信仰、界分“我群”与“他群”的身份标识、佤族民间社会的传统生活逻辑四个凝聚佤族“文化亲亲性”的元素来透视佤族的民族认同。第三章从历时性的视角,围绕“边地”对“中心”的遥远想象、边地佤族感知的国家行动、佤族的利益认知及其行动、佤族仪式在国家“舞台”上的展演四个方面来研究佤族的国家认同。第四章则从“虚线”与“实线”、“推力”与“拉力”、“价值”与“工具”几组核心概念来探讨徘徊与选择中的阿佤异域生活,深入分析佤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从而揭示“族”与“国”的复杂心理。*后结语部分提出两种认同整合以求和谐共生。
目录
**节 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
第二节 民族一国家视野下的认同关怀
第三节 多维视野下的佤文化研究
第四节 阿佤山
第二章 从“血缘”到“拟血缘”:凝聚佤族的“文化亲亲性”
**节 司岗里:共祖记忆
第二节 信仰:共同的精神世界
第三节 界分“我群”与“他群”的身份标识
第四节 佤族民间社会的传统生活逻辑
第三章 从想象到现实:国家建构历程中的边地佤山
**节 “边地”对“中心”的遥远想象
第二节 边地佤族感知的国家行动
作者简介
袁娥,女,1976年生,云南文山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民族学博士。长期致力于西南边疆社会问题研究,多年来深入阿佤山区,潜心佤族文化的调查,积极进行学术探索。合著《社会学视野下的成人高等教育》(2005年),先后在《民族研究》等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等多项项目。
-
(平装)二战战史
¥16.9¥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4.4¥2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5.7¥49.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33.8¥75.0 -
新政治科学
¥9.8¥26.0 -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
¥11.2¥2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