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污染物微观致毒机制和环境生态风险早期诊断

- ISBN:97870303709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84
- 出版时间:2013-04-01
- 条形码:9787030370976 ; 978-7-03-037097-6
本书特色
环境中有毒污染日益加剧,导致生态安全和健康问题日趋突出,污染物低浓度长期暴露生态风险难以定量评估和早期识别。《污染物微观致毒机制和环境生态风险早期诊断(精)》由王晓蓉等所著,本书系统地介绍近 20年来王晓蓉课题组在典型污染物形态与生物有效性、毒性效应和致毒机制、生态风险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共13章。介绍了环境生态风险早期预警方法原理,环境中不同生物体生理、生化指标对污染物胁迫的响应及其机制,阐明生物体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变化及氧化损伤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生物体内活性氧积累水平是污染物导致氧化损伤并致毒的关键,筛选系列敏感分子生物标志物,获得部分典型污染物早期伤害的关键阈值,研发基于多种分子生物标志物、生物有效性的生态风险早期预警技术,给出了上述成果在区域环境生态风险早期诊断实践中的应用与展望。 《污染物微观致毒机制和环境生态风险早期诊断(精)》可作为环境科学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生态风险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环境中化学物质污染日益加剧,导致生态健康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有方法难以就污染物对生物伤害做出早期预警。本书在研究典型污染物环境行为及生物有效性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近20年来课题组在生态风险早期诊断的研究成果,共13章。从微观角度出发,系统研究水生生态系统(藻、水蚤、鱼和沉水植物)和陆生生态系统(农作物、蔬菜和蚯蚓)等生物体生理、生化指标对污染物胁迫的响应和响应机制。发现了多种污染物诱导不同生物体产生活性氧的直接证据,揭示生物体内活性氧积累水平是化学污染物导致氧化损伤致毒的关键,筛选出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应激蛋白、植物络合素等系列敏感生物标志物,获得了部分典型污染物早期伤害的关键阈值,构建了应用多种分子生物标志物生态风险早期诊断指标体系与预测方法,为我国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的修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
目录
前言
1 绪论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研究
3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4 环境生态风险早期预警方法原理
5 生物体内p450酶对污染物胁近的响应
6 污染物的氧化胁迫及氧化损伤机制研究
7 污染物对生物体内谷胱甘肽系列的影响
8 污染物的遗传毒性与发育性研究——以五氯酚为例
9 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10 生物体内应激蛋白对污染物胁迫的响应研究
11 植物络合素对重金属污染胁迫的响应研究
12 多种生物标志物在环境生态风险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3 生态毒理组学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
小家电使用与维修
¥4.3¥11.5 -
金属切削液配方与制备手册
¥142.6¥198.0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高等职业教育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教材)
¥26.3¥46.0 -
发电厂电气部分
¥38.1¥58.0 -
植物进化的故事
¥19.9¥59.0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54.9¥98.0 -
袖珍实用色谱
¥15.3¥45.0 -
再话土力学
¥54.9¥98.0 -
低空无人机集群反制技术
¥82.6¥118.0 -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广州公交服务再提升探索与实践
¥57.0¥80.0 -
中国近现代超级工程地理分布图
¥16.8¥20.0 -
手术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118.9¥169.8 -
汽车车身构造与修复
¥30.7¥45.0 -
群目标分辨雷达初速测量技术
¥42.4¥69.0 -
矿产勘查项目设计实习指导书
¥24.0¥32.0 -
秸秆挤压膨化技术及膨化腔流道仿真研究
¥45.0¥55.0 -
NVH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
¥109.7¥159.0 -
继电保护原理
¥30.4¥49.0 -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
¥39.0¥69.0 -
船舶分段装配
¥58.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