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会.老北京-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

再会.老北京-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

1星价 ¥27.9 (7.8折)
2星价¥27.9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7611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13-05-01
  • 条形码:9787532761197 ; 978-7-5327-6119-7

本书特色

  我们爱上一座城,是因为爱上了那里的一个人   我们怀念一座城,是因为怀念着这里的一群人   一条胡同的因缘,一座城市的生死,一种历史的记忆!   《华尔街日报》年度*佳亚洲图书!   彼得?海斯勒、伊安?约翰逊、冯骥才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北京,充满活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政府、传媒、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自北京建城以来,她就是吸引外来人口、商人、学者和探险者的魅力之地,其中也包括了13世纪的马可?波罗:“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这副“棋盘”的遗址仍留在北京城内,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曼哈顿区差不多大,那些叫做胡同的狭窄巷子也依然存在。胡同之于北京,就如河道之于威尼斯。几个世纪以来,胡同一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即使现在的巷子还不到以前的八分之一。   北京并不是西方人眼中的城市。1962年,一名外国记者将这里定义为“史上*大的乡村”。尽管这里有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机场,近一百家星巴克和一条覆盖到城市核心之外的新的地铁系统,但在某些北京人的眼中,它仍是一个乡村。   过去十年,就像是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首都那样,北京这个大乡村走向了国际。穿过天安门广场,一百多公里外的长城标志着这个城市宽广的界限。或许它的改变可以用这个小插曲来说明:   几年前我看到一个充满乐观意味的横幅,挂在一栋老楼的拆迁现场,上写:再现古都。   一天晚上,不知道谁悄悄地将第二个字的左半部分去掉,所以口号变成了:再见古都。   对于路人而言,这两个口号都可以是正确的,北京又处在八百年一次的再建与重生的循环之中。被改掉的横幅在几小时内就被扯了下来,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北京人不需要读它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他们每天都身处其中。

目录

**章 走过大前门第二章 叫我梅老师第三章 mocky与我第四章 “告别危房”第五章 寒冬降临第六章 拆之简史一: 燕都旧迹第七章 《北京晚报》第八章 幸福城中好时光第九章 把感觉留住第十章 春天第十一章 拆之简史二: 皇城兴衰第十二章 “去贫化”的贫民窟第十三章 抢救老街第十四章 夏日大回收第十五章 过去时与将来时第十六章 拆之简史三: 民国首都的现代化之路第十七章 朱老师: 树的记忆第十八章 “他有病了你不给他治,是你的责任”第十九章 老寡妇的故事第二十章 拆之简史四:“毛泽东时代”北京的工业浪潮第二十一章 回音壁后记 新北京,新奥运致谢译名对照表参考书目译后记 一封写给老北京的忧伤情书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畅销的小说家,冠军赛车手,中国的文学界毒舌青年——韩寒被所有标签环绕着。在上海,27岁的他在过去几年里已一跃成为一个独特的新角色。2009年韩成为中国*受欢迎的博客博主。他通常不专注于他的日常生活或名人八卦的平凡细节而是针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弊病,批判范围从社会问题到艺术领域的电影问题。到目前为止,韩寒的批判总是用*诙谐而手法去隐射社会问题,被誉为冉冉升起的太阳。   ——《时代周刊》   韩寒敢于跟大多数人的流行观点唱反调,在无数网民狂热、暴怒的时候,能从另外一个方向思考,说明他确实已经成熟了。我们过去老觉得他是另类,实际上他是当今青年的代表,很多人把他当作榜样。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作者简介

  迈克尔·麦尔 Michael Meyer   1995年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首次来到中国,在四川省一座小城市培训英语教师。1997年他搬到北京居住了十年,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他的文章多次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媒体上发表。迈克尔?麦尔曾获得多个写作奖项,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奖(New York Public Library),怀亭奖(Whiting)和洛克菲勒?白拉及尔奖(Rockefeller Bellagio)。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纪实文学写作。《再会,老北京》是他的**本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