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民工政策变迁

包邮中国农民工政策变迁

1星价 ¥44.3 (7.5折)
2星价¥44.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464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6
  • 出版时间:2013-05-01
  • 条形码:9787509746462 ; 978-7-5097-4646-2

本书特色

中国的农民工问题,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关注的源起在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期间遭遇的种种问题,比如拖欠工资、工作生活条件恶劣、无资格享受城市各种保障与福利等。引发公众与学界关于农民工平等公民权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平等一员,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却难以获得正式居民身份、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护与支持体系之外?这在任何现代国家均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说到底,农民工的居民身份与社会权利获得取决于国家的制度建构。《中国农民工政策变迁》正是针对农民工的身份问题而进行研究。李莹博士用了四年的时间,在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完成她的博士论文,她从农民工的政策开始,检视影响农民工的身份及其社会权利的制度安排,包括调控乡城人口迁移与身份转变的户籍制度,以及调控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能否享受当地社会保护与支持的社会政策。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     但在传统户籍制度制约下,他们通常难以在工作地获得正式居民身份、各项社会权利缺失,只能继续维持原有农民身份与户籍。这也即“农民工”称谓之现实土壤。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及其遭受的种种问题与国家既定制度安排有关,其解决也与国家自身进行制度变革的考量与能力密切相关。尤其是考虑到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中心视角(state—centered approach)提供了一个分析我国农民工政策变迁的有用工具。运用这一研究视角,《中国农民工政策变迁》将研究焦点投射于我国21世纪以来的农民工政策,结合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李莹博士的《中国农民工政策变迁》深入探究这一时期国家政策转变的原因及其执行效果,希望在促进各界对农民工问题的理解、推动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方面有所裨益。

目录


**章 绪论
   一  发展中国家的乡城迁移与城市化   
   二  中国的乡城迁移与城市化   
   三  中国的乡城移民政策   
   四  本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  本书探讨的农民工政策范围   
   六  本书探讨的农民工范围   
   七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部分  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
 第二章 社会政策理论
   一  社会政策理论   
   二  对于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   
   一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乡城移民政策的影响因素   
   二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   
   三 农民工的角色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本书的研究视角、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  本书的研究视角:国家中心主义    
   二 本书的研究框架       
   三 本书研究框架的重要性       
   四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农民工政策制定:新世纪以来的变革
 第五章 20世纪后半叶我国的农民工政策与乡城移民    
   一 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户口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 经济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乡城迁移       
   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乡城迁移的模式与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四2 0世纪80~90年代农民工的生活状态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新世纪以来国家农民工政策的转变及原因分析       
   一 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       
  二城市社会政策体系与农民工可能对城市政府财政和居民利益带来的影响       
   三 2000年以来农民工社会政策的转变       
   四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农民工政策执行:天津案例研究
 第七章 天津与在津农民工
   一 天津的基本情况       
   二  在津农民工    
   三 2000年以来天津的农民工政策       
   四  数据收集概况
 第八章案例研究:在津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状况       
   一 农民工基本人口学特征       
   二  农民工的招聘    
   三  工作与收入    
   四  内部分化 
   五  培训情况   
   六  公司内部的流动性   
   七  封闭简单的业余生活   
   八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案例研究:天津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执行与农民工的福利改善   
   一  基本劳工权益   
   二  企业职工社会保险   
   三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   
   四  住房条件   
   五  农民工在利益受损时的反应与行动   
   六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与管理   
   七  综合考量农民工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访谈信息
   八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案例研究:在津农民工的迁移与定居
   一  单身农民工
   二  将家人留在老家、独自出来打工的已婚农民工
   三  举家迁移的农民工
   四  影响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的因素
   五  农民工迁移定居决策中社会政策因素的影响
   六  农民工的户口身份
   七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讨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 国家农民工政策
   一  国家制定农民工政策的影响因素与策略选择
   二  国家执行农民工政策的能力:政策文本与政策实践的差距
   三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新政策环境下的农民工
   一  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二  谁获益?农民工的福利状况
   三  谁留下来?农民工的家庭迁移与定居决策
   四  谁得到当地户口?农民工的户口状况
   五  新政策环境下农民工的权利意识与维权行动
   六  农民工:一个正在分化的群体
   七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国际政策实践及对我国农民工政策改善的建议
   一  促进移民安居的政策
   二  临时劳动力移民的权益与保护
   三  国际经验与教训
   四  改善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建议
   五  总结与展望
 附    录
   一  城市雇主访谈提纲
   二  农民工访谈提纲
   三  地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人员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莹,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与服务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